霍光妻子霍显:杀皇后,害太子,私通家奴,毁掉霍氏满门荣耀

墨初写史 2025-03-26 08:39:19

《汉书》中,班固如此点评霍光:霍光于汉室功劳卓著,可自身学问浅薄,又不善管束家人。他袒护妻子的险恶阴谋,最终致使家族遭遇灭顶之灾,实在令人唏嘘。

霍家惨遭灭族,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霍光之妻竟狠心毒杀汉宣帝原配许平君;其二,霍光离世后,他儿子竟起了谋反之心,这些成为霍家覆灭的关键缘由。

霍光一辈子勤勤恳恳,全力守护大汉江山。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精心维系的家族,最终却被自家亲属给毁于一旦,实在令人叹息。

过了好些年,皇帝寻思着找霍氏后人去祭祀霍光。可一番找寻后惊觉,霍光的子孙后代早就被杀得干干净净,甚至连霍光父亲那一脉的后人,也一个都没剩下。

汉宣帝打心底里敬重霍光。要是霍家仅仅图谋造反,没把汉宣帝的皇后给害死,汉宣帝对霍家的处置,或许不至于这般严厉。

霍光的夫人究竟是何人,怎会有如此大的胆子,竟敢下毒谋害皇后?除了这惊人之举,她还干过哪些肆意妄为、胆大包天的事儿呢?

今儿咱聊聊霍光的妻子霍显,她可是大有来头,正是她一手引发了一系列事,最终致使霍氏家族惨遭诛灭。

【01、妾室上位】

霍显并非本姓霍。史书中未提及她原本姓氏,仅记其名“显”。因身为霍光妻子,在后世,人们就按习惯称她为“霍显” 。

霍光的原配并非她。霍光原配夫人乃是东闾氏,她给霍光生的女儿,嫁给了汉武帝另一托孤大臣上官桀之子上官安。这霍家小姐和上官安育有一女,此女便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 。

据说,霍显原本是东闾氏陪嫁时带的丫鬟。在后续的经历中,她摇身一变,成了霍光的小妾。

东闾氏离世后,霍光顺势将霍显扶立,让她成了正房妻子。

在古代规矩里,妾室一般很难成为正妻。要是官员妻子离世,按规得再从外面新娶一位做正妻,而非把身边小妾扶正,这是当时延续的一种传统安排。

霍光家子女情况有些特别,女儿起码七个,儿子仅一个,还是霍显所生的霍禹。那时在汉朝,霍光权势极大,一手遮天,要是他想把妾室扶正,根本没人敢吭声。

就这样,霍显借着儿子的缘故,身份地位大幅提升,成功取代他人,当上了霍光堂堂正正的正室夫人。

【02、毒杀皇后】

霍显给霍光生育的子女里,除了儿子霍禹,还有个女儿霍成君,她是霍光家最小的闺女。

汉昭帝驾崩后,霍光从民间寻来卫太子的孙子刘询,让其登上皇位,此人便是后来的汉宣帝。

汉宣帝年仅18岁时,身边有原配妻子许平君。可许平君出身不高,在旁人眼里,她压根没可能当上皇后,尽管她与汉宣帝感情甚笃。

霍光与霍显的小女儿霍成君,已然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此时,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大多都觉得汉宣帝该把霍成君立为新皇后。

但汉宣帝心里,妻子唯有许平君。他下诏书要找在民间用过的一把旧剑,这其实是向大臣们隐晦示意,自己顾念往昔情谊,对共患难的发妻始终铭记于心,不曾忘却。

如此一来,汉宣帝顺利将许平君册立为皇后,此事仿佛就此落下帷幕。

可偏偏有这么个人,心里头那叫一个气,恨得牙根都痒痒,铁了心要把许平君弄走,好给霍成君腾地方。

这位便是霍成君的娘亲,人称霍显。她在当时的故事里,有着不可或缺的戏份,以独特的行事风格,为那段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平君刚登上皇后之位没多长时间,肚子便又有了新动静,再次怀上了身孕。

有个叫淳于衍的女大夫,时常进宫为许平君瞧病。除了日常诊治,她还承担起许平君生产方面的照料工作,在许平君孕期及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说来也巧,淳于衍刚好有事要找霍显帮忙,就这么找上门去,巴巴地求到了霍显跟前。

话说,淳于衍的丈夫本在掖庭当门卫。淳于衍想给丈夫换个差事,便四处托关系。一番周折后,她的请求就递到了霍显那儿。

霍显瞅见淳于衍是许平君身旁的医女,顿时眼前一亮。她意识到机会降临,赶忙支开身边人,拉着淳于衍,低声商量起重大之事。

要给淳于衍的丈夫调个工作没问题,不过霍显提了个要求:等许平君生孩子那会儿,得把许平君弄死。

淳于衍瞬间惊出一身冷汗,皇后身旁太医环绕,用药前还有专人试药。如此情形,这法子根本行不通啊。

可霍显凭借霍光的权势施压,还用淳于衍丈夫的工作好处诱惑她。淳于衍思来想去,终究还是点头应下,随后付诸行动,将许平君给杀害了。

霍显干这事的时候,没让霍光知道,完全是自个儿悄悄儿做的。她避开霍光,偷偷谋划并实施了这件事,没跟霍光透露半点风声。

皇后驾崩,此乃重大变故。旋即有人指责皇后身旁的医护人员未能尽职,致使皇后遭遇不幸,进而强烈要求将这些医护人员统统关进大牢加以审讯。

霍显听闻此事,顿时慌神。她心里清楚,倘若淳于衍受不住压力交代了,那可是会带来灭族这般天大的罪过,后果不堪设想。

她急忙找到霍光,如实相告:许平君是她指使医女下手害死的。现在那医女已被关进大牢,照这情形,很可能会把霍家给牵扯进去,情况不妙啊。

霍光内心大受震撼。向来行事小心谨慎的他,面对这等关乎家族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心底也不禁泛起深深的恐惧。

思来想去,他向汉宣帝进言,称皇后是因自身身体抱恙离世,并非医护照料不周。这些医护人员实属可怜,实在不该再追究他们的责任。

当时汉朝皇帝是汉宣帝,可他尚未亲自行使权力,朝廷大权尽归霍光。霍光上奏之事,汉宣帝即便不情愿,也只得点头应允,毕竟实权不在自己手中。

霍光采取手段,对霍显与淳于衍进行袒护。他以某种方式,使得两人未受应有的惩处,就这般将二人包庇下来,避开了外界对她们行为的追究。

【03、谋害太子】

许平君一离世,霍显可算遂了心愿,顺利将霍成君送进皇宫。此后,霍成君一路攀升,最终登上皇后之位,霍显亲眼见证这一切。

不过呢,霍显心里头一直藏着个烦心事。霍成君虽说在后宫深得汉宣帝宠爱,独占椒房,可折腾来折腾去,愣是没能给汉宣帝诞下一子半女,这事儿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没过去几年,霍光离世。这之后,有件事可把霍显气坏了:汉宣帝竟然将许平君所生之子刘奭立为太子。

霍显恼怒到几乎吐血,冲着身旁人发火:“那在民间出身的下等小子,凭啥能做太子?要是皇后日后生了儿子,难道就只能委屈封王,让这贱胚一直占着太子位?”

霍显秉持这样一套处世之道:但凡有人妨碍自己前行,那就果断将其清除。在她眼中,任何阻碍自己的人,都得想办法解决掉,这就是她的人生哲学。

一开始,许平君在,霍成君当不了皇后。为达目的,霍成君竟派人暗中谋害了许平君,扫除自己登上后位的阻碍。

现今刘奭在,致使霍成君日后儿子无望成为太子。于是她盘算着再次使出老办法,企图将刘奭谋害,以达成自己让儿子登上太子之位的目的。

然而,太子周围的环境相当严密,霍显根本没办法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去,太子身边的局势让她难以找到空子,实现安插亲信的意图。

霍显思前想后,拿定主意,指使霍成君亲自下手。

但话说回来,当年女医淳于衍能害死许平君,靠的是一种常见却产妇禁用的药。那药十分隐匿,就连皇后身边专门负责试毒的人,也丝毫没能察觉出异常。

当下若想对太子下手,已然寻不到绝佳时机,没办法,只能直截了当地把毒药派上用场。

霍成君多次召见太子,并赏赐吃食。可太子身旁的保姆十分尽责,每次都亲自尝食以验毒。霍成君暗中藏着毒药,奈何始终找不到机会,根本没办法把毒药使出来。

霍成君图谋尚未达成,霍氏家族便已土崩瓦解。原本她心中谋划之事还未来得及实现,整个霍家就已迅速衰败,彻底走向覆灭的结局。

【04、被灭全族】

霍光离世后,汉宣帝开始亲自理政。霍显之子霍禹接任了霍光的大司马之位。但和霍光不同,霍禹没能掌握兵权,也就没办法像霍光那般大权独揽、掌控全局。

但令人咋舌的是,他们的行事作风较霍光还活着那会儿,那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骄横放纵得厉害,肆意妄为到了极点。

霍显私自扩大霍光墓地规格,这行为大大超出规制。她还大肆搞土木工程,盖起诸多住宅,装饰极为奢华,甚至连辇车都用黄金涂抹,尽显奢靡。

霍光府上有个家奴叫冯子都,模样生得极为俊俏。霍光对他格外宠溺,以至于后来坊间流传,二人关系亲密到同榻而眠。

霍光离世后,霍显便与冯子都有了往来,两人背着人做出通奸之事。

霍禹及霍家其他子弟同样张狂。他们生活奢靡放纵,在严禁之处肆意骑马打猎,甚至连上朝这么重要的事,都懒得亲自去,直接打发仆人代替自己。

然而,霍光虽已离去,其影响力犹存。霍禹接任大司马一职,凭借这份权势,众人皆忌惮不已,没人有胆量站出来指责他们。

汉宣帝对霍家的种种举动全都心中有数。霍家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没逃过汉宣帝的眼睛,他时刻留意着霍家的动态,将一切尽收眼底。

年仅24岁的汉宣帝,在应对霍家众人时,极富耐心。他明面上对霍成君、霍禹等礼遇有加,背地里却巧立名目,将霍家的亲信、党羽逐个调出长安,悄然削减其于长安的势力。

随后,汉宣帝倡导官员和百姓越过尚书,径直向他呈递奏书。而且,官员们若要面圣,也能直接向皇帝禀明事情。

霍光在世时,尚书事务皆由他掌控。凡呈给皇帝的奏书,大多得经尚书之手。要是霍光瞧着哪部分内容不顺眼,便直接扣下,根本不给其呈到皇帝面前的机会。

霍光离世后,霍禹接手尚书一职。然而,他远不及霍光那般手腕高强,再也无法如霍光在时一样,将朝政大权牢牢握于手中,把控朝堂局势。

霍显、霍禹这帮人,瞅着眼前这状况,时常凑到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埋怨起来,对当前形势满是不满,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他们最怕的,是坊间纷纷传言,说皇后许平君乃是霍氏暗中算计害死的。这传言如阴霾笼罩,让他们内心满是担忧与恐惧,生怕这流言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权力遭削减还尚可忍受,可要是做出毒杀皇后这等事,那可就犯下了能让家族覆灭的弥天大罪,绝非小事能比!

毒杀皇后这事儿,原本就霍光跟霍显清楚。眼瞅着儿子忧心不已,霍显再也藏不住,只好将这秘密吐露给了儿子,在此之前,这一直是她和霍光二人的隐秘。

霍禹这帮人听闻消息,顿时慌了神。他们愈发觉得,汉宣帝肯定不会轻易饶过他们,心里头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深知大难怕是要临头了。

他们反复琢磨,实在没别的辙了,只能横下心来造反,把汉宣帝给扳倒。如此一来,汉宣帝就压根没机会整治他们了。

汉宣帝竟提前知悉了他们的密谋,甚至他们尚未着手行动。这消息如一阵疾风,悄然而至,让密谋者们精心策划的一切瞬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汉宣帝瞅准时机,果断将相关人等一网打尽,随后把霍氏一族斩草除根。受霍氏牵连的,跟他们沾亲带故的人家,多达好几千,全都未能幸免。

霍显最终的下场极为惨烈,是以腰斩之刑结束生命。这种刑罚残酷无情,让她在极度痛苦中走向死亡,其命运至此画上句号。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王朝而显赫一时的霍氏家族,在此时彻底衰败,往日的辉煌不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05、写在最后】

霍光在朝堂权势极大,几乎一手遮天,但自始至终,他都是汉朝坚定不移的忠诚臣子,心里压根没打过取代汉室、自己上位的主意。

即便皇帝已长大成人,能独立理政,他内心最大的企图,不过是紧紧攥住手中权力,压根就没打算把朝政大权交还给皇帝。

然而,汉昭帝和汉宣帝这两位帝王,即便内心藏着心思,外在却十分妥帖。他们皆表明乐意将朝廷政务交予霍光处理,与霍光相处期间,并未产生丝毫矛盾。

要是霍光的妻儿老小能自律些,霍光离世后主动交权,不惹是生非,凭汉宣帝的为人,霍家本可安稳保全,不至于落得凄惨下场。

但自打霍显把许平君给害死,霍家便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儿。从那刻起,霍家的命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一步步朝着未知却必然悲惨的方向行进。

他们唯有走上造反这条路。要是不这么做,一旦毒害皇后的事儿败露,根本没人能保得住他们,那时候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霍显犯下这般严重罪行,而霍家的后辈们,行事还嚣张蛮横,丝毫没有自我克制的意识,放纵肆意,毫无约束自己行为的觉悟。

到最后啊,落得个抄家的下场,整个家族都被牵连毁灭。家族里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无一能幸免于这场大祸,往昔的繁荣瞬间化为乌有,家族彻底覆灭。

霍光,这位曾权倾一时、风光无限的重臣,其身后之事却尽显悲凉。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凄惨形成了强烈反差,令人不禁为之感慨。

着实让人感慨不已。生活的种种境遇,就这般在眼前铺展,让人内心泛起层层复杂情绪,往昔与当下交织,实在是叫人忍不住生出诸多感叹。

你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