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肆虐,指压式脉搏血氧仪摇身一变,成了众多家庭竞相抢购的香饽饽。“血氧饱和度”这个专业医学名词,也走进了大众视野,家里的长辈们都开始关心起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身体各个器官能正常运转,全靠氧气“给力”。呼吸时,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紧紧“携手”,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血氧饱和度,就是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打个比方,把血红蛋白想象成一辆辆忙碌的货车,氧气就是车上的货物。货车的大载货量,就是氧容量;实际装了多少货,就是氧含量。用实际载货量除以最大载货量,得到的就是载货程度,同理,血氧饱和度反映的就是血液的含氧程度。

一般健康人群安静时,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都在95%以上,接近98%。要是低于95%,就得警惕了;低于90%,赶紧去医院!这可不是开玩笑。
四类人群尤其要重视血氧饱和度监测:患基础疾病的人群像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液容易黏稠,血管也不那么通畅,长期缺氧,心脏、大脑这些“耗能大户”可就吃不消了,心梗、脑梗风险直线上升!
严重打鼾的朋友们打鼾可不是小事!它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让大脑和血液陷入缺氧危机。对于年纪较大或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呼吸暂停30秒,血氧饱和度就能降至80%。呼吸暂停超过120秒,甚至可能会发生猝死,真的太危险了!

家里的长辈们随着年龄增长,长辈们的心肺功能就像旧机器一样,慢慢衰退,摄氧能力也越来越弱。尤其是流感高发的季节,特别容易受到肺部感染的“攻击”,血氧饱和度随之降低。监测血氧饱和度,才能让家人更安心。

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比如哮喘、老慢支患者,呼吸本就困难,身体长期缺氧却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时间一长,心肺、大脑、肾脏都可能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即使没有出现胸闷气短等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也可能已低于正常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沉默性低氧血症”,建议备好血氧仪。
居家使用血氧仪小窍门
测量方法: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最好选择食指或无名指,将手指放入血氧仪夹子中,显示屏朝上。等待片刻,待数据平稳后读取数值。显示屏上一般会显示两个数值,带有“%”标识的是血氧饱和度(SPO2),“PR”代表脉搏。(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群,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是95%-100%,脉搏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
注意事项
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血氧仪。
2.手指温暖、放松,避免冰冷影响测量。
3.测量时,手应放在心脏水平位置以下。
4.测量前需清理指甲油或甲片等装饰。
5.测量前休息几分钟,深呼吸,保持安静。
6.以连续测30秒稳定读数为准,低于95%重复测3次取平均值。
7.固定同一手指测量(选平时血氧饱和度最高的手指)。
8.症状比读数重要,有呼吸困难、胸痛、认知或注意力状态改变等症状,即便读数正常也应就医。
9.智能手表虽能测血氧饱和度,但有误差,不过能反映变化趋势,提醒就医。测量时应关注变化趋势,而非单次数值。
大家可别再忽视血氧饱和度啦,快给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加上这道“保险”吧!
作者:吴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