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能打疼谁?背后的谈判筹码究竟是什么?
25%永久关税只是开始
选票与谈判的两手准备
这还不是全部,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正不安地蠕动着,零售巨头沃尔玛、亚马逊也悄然组成了反对阵营,他们深知关税最终会转嫁到谁的身上,通胀之火一旦被点燃,最先烧焦的恐怕是特朗普自己的支持率。
不止TikTok这一张牌
面对美国的反复无常,北京的应对之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围棋大师,不慌不忙地落子布局,从容不迫地准备着多种棋路,而特朗普眼中看似重要的TikTok,不过是这盘大棋中的一颗小卒。
特朗普提出以TikTok换取关税减免的交易,实际上暴露了他对中国底线的误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接受这种赤裸裸的霸凌行为,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不是谈判桌上可以随意交换的筹码,更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的技术主权。
事实上,中国的反制武器库远比特朗普想象的丰富,针对性关税措施只是基础,市场准入限制可能更致命,要知道,中国是波音飞机的最大海外市场,是通用、福特等美国汽车巨头的利润奶牛,更是苹果手机全球产业链的核心枢纽,这些都是中国手中的重磅筹码。
这种多层次的反制手段背后,是中国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知和战略耐心,特朗普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关税政策赢得国内选民的掌声,但在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今天,这种单边主义的强硬做法终将面临现实的反弹和限制。
特朗普的谈判艺术
纵观特朗普的政治表演史,几乎每一次雷霆万钧的宣告背后都暗藏玄机,这位商场出身的总统,把高筑墙、低开门的谈判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先是高举大棒,制造恐慌,再适时松口,谋求妥协,这一幕我们似曾相识。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他曾振振有词地宣称要对墨西哥征收25%关税,结果在最后关头突然宣布达成协议,关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同样的剧本在对欧盟的汽车关税、对加拿大的钢铝关税问题上不断重演,雷声大雨点小已经成为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标志性特征。
事实上,华尔街的投行分析师们已经悄悄达成共识,认为特朗普最终很可能会大幅放宽豁免范围,把关税矛头主要指向中国,而对欧盟、日本、韩国甚至墨西哥和加拿大这样的近邻,则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将政治表演和实际利益巧妙平衡。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