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军反舰实力日益增强,咱们的航空母舰在中国的军迷眼中越来越不值钱了,感觉只要解放军随便发射几枚东风-21D或东风-26,咱家门口的美国航母就能直接沉进海里,给大鱼们当晚餐。不过,反舰弹道导弹真的是航空母舰的克星吗?有了东风-21D和东风-26,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嘛?
航母一诞生,各国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它干掉。早在导弹出现之前,攻击航母主要靠的就是鱼雷和炸弹。那会儿,美日的航母上可都是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身影。鱼雷是击沉包含航母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艇的主力,而俯冲轰炸机则主要负责削弱航母的防空能力和在甲板上的作业。要想单靠俯冲轰炸机就把航母击沉,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引爆它的弹药库或者油箱,搞个大新闻。中途岛战役时,南云忠一坚持让一航战的鱼雷机去拆掉炸弹换上鱼雷,让二航战的俯冲轰炸机等着不动,心里其实是明白的:只有鱼雷能对美军航母造成致命一击。中途岛战役的一个目标就是干掉那些可能来支援的美国航母,而不是光是把它们往回赶。所以南云忠一的坚持,是希望鱼雷机跟俯冲轰炸机一起上,彻底解决掉美国航母。不过,信息走漏、轻敌和那一套教条主义,最终让日本在中途岛战役中吃了大亏。二战一结束,导弹技术就像开了挂似的飞速发展。随着制导和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巡航导弹逐渐具备了攻击水面舰艇的能力。而且,防空导弹的出现也让飞机近距离投炸弹或抛鱼雷变成了自寻死路,因此呢,巡航式反舰导弹成了各国海军的主打武器。不过这巡航式反舰导弹的飞行轨迹跟喷气式飞机很相似,都是在大气层里平平飞向目标。因为飞行速度有限,一旦军舰装备了防空导弹和完善的搜索、瞄准系统,再加上速射炮的威力,巡航式反舰导弹对军舰的攻击效率就受到很大影响。少量的巡航式反舰导弹要想突破现代军舰的防空网,简直是难上加难。
美国的航母舰队可谓早在冷战时期就搭建好了一个很完整的防空网络。最外层500千米的区域,舰载机携带空对空导弹,专门负责拦截敌方的飞机和导弹。再往里面走100千米内,标准-2导弹就上场了,继续进行拦截。而在20千米的范围内,海麻雀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炮也随时待命,捍卫航母的安全。还不止这些,舰队甚至还具备各种电子干扰和诱饵设备,防御可谓是严丝合缝。在美军的舰载机已经具备超视距拦截能力后,再加上那些搭载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美国航母舰队的防空实力简直牛逼到不行。你看一艘装备宙斯盾的伯克级驱逐舰,能一次性指导12到16枚防空导弹,轻松拦截6到8个空中目标。想想,如果有4到5艘装有宙斯盾系统的军舰,加上外围的舰载机拦截能力,面对一波50枚巡航反舰导弹的攻击,配合近程防空和电子干扰,真是不得了。这一支美国航母战斗群,往往能在相对轻微的损失下,就拦截掉接近百枚的巡航式反舰导弹。就算苏联当年配备了不少超音速反舰导弹,还制定了那种饱和式攻击战术,对美军的航母舰队攻击起来效果也不咋样。想搞饱和式攻击,可得大量军舰和飞机进到美军舰载机的打击范围,这样可就容易出现“杀敌800自损1000”的惨痛局面。苏联解体后,其他国家要是没超音速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核潜艇,真心难以组织这样的攻击。现在其他国家手里只有少量战斗机和巡航式反舰导弹,根本就对美军航母构不成威胁。美国这边可是一刻不停地在提升他们的雷达和防空导弹水平。举个例子,咱说这“标准”-2防空导弹,到了2025年,这货比冷战时期的标准-2可要强得多,抗干扰能力、对低空目标的追踪能力、机动性,还有那打击能力,全都翻了好几倍。再说说2024年,胡赛武装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发射了不少巡航式反舰导弹,结果一枚都没能打中,通通被成功拦截。可见美国航母舰队对于这类导弹的拦截能力,真是如同铁桶一般,没啥破绽可找啊。
在这情况下,反舰弹道导弹可谓是攻击航母的利器。跟巡航导弹不一样,弹道导弹一般是靠火箭发动机一推,直接竖着发射,飞上天,甚至能飞出大气层。等关机后,就靠着自由落体的方式下来。在重力的影响下,这玩意儿再落的时候,速度能超过5马赫,远程弹道导弹的速度更是能超过10马赫,洲际弹道导弹甚至能突破20马赫。跟这相比,巡航导弹的速度多半都不会超过3马赫。一旦速度超过5马赫,绝大多数防空武器基本上就没戏了,要知道,美国海军的“标准”-2导弹,就是对从空中落下的弹道导弹束手无策。弹道导弹的确是很厉害,不过也有个严重的毛病。就是当弹头快速下落的时候,跟大气层摩擦得厉害,温度一下子就飙上去,导致气体分子和弹头表面的材料都被烧蚀,弄得它们电离了。这些电离的气体就像给弹头穿上了一层等离子体的外衣,结果对电磁波一通的吸收、衰减、反射和散射,咱们管这叫“黑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弹根本接收不了外面的电磁信号,只能靠惯性飞行到预定的落点。而且在高速飞行时,想要调整弹头的姿态也是个大难题。所以说,以前弹道导弹就只能打击固定目标,没法像巡航导弹那样去攻击军舰这种动目标。直到咱们中国的东风-21D和东风-26一亮相,全世界这才见识到了真有本事攻击大型水面舰艇的弹道导弹。虽然说中国是咋克服黑障状态下导弹的制导问题,这事儿现在依然是个秘密,但东风-21D和东风-26能够打击大型军舰这事儿,已经被美国军方给认可了。跟起传统的巡航反舰导弹比起来,东风-21D和东风-26的突防能力可是大大增强了,射程也不在话下。东风-21D的射程大约有1500千米,而东风-26更是超过了3000千米,这个距离可把美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给完全撇在了后头。换句话说,解放军只需在沿海一带,就能把攻击投掷到在第二岛链巡航的美国航母上。再看看之前被中国军迷称作“航母杀手”的现代级驱逐舰上的“日炙”反舰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 far比这更配得上这个称号。
可别以为有了反舰弹道导弹,中国就能轻松休息了。中美之间的角力可不是一个方块的问题,一直以来,美国也是在加紧步伐。冷战那会,美国为了防备苏联的弹道导弹,研发了不少反导装备。现在的美军舰上,除了标志性的标准-2导弹,还装备了专门拦截弹道导弹的标准-3,和兼职完成这项任务的标准-6。据公开的测试结果显示,标准-3的拦截成功率高达66%,而这其中还因为一次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拦截失败呢。更有意思的是,在这6次拦截中,目标可都是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靶弹。这就意味着,美国航母的反导能力其实相当了得,想靠几枚东风-21D或者东风-26就轻松突破防线,那可真不一定。多数东风-26也难免会被美军成功拦截。
更有意思的是,2020年当美国军舰拦截洲际弹道导弹靶弹时,他们可是靠空间跟踪系统提供的情报来操作的。这也就说,不用开着雷达,美国军舰就能精确定位反舰弹道导弹的位置,真是太高效了。这种方式极大提升了美国航母战斗群对付反舰弹道导弹的能力,弄得对手压力山大。要是美军同时派出12艘伯克级驱逐舰,嘿,每艘能拦截2-3枚反舰弹道导弹,那12艘的力量足够给解放军的2个弹道导弹旅来个狠狠的教训。可见,咱可不能盲目相信反舰弹道导弹,虽然这玩意对美国航母威慑力十足,但解放军绝对不能只靠这招。美军能拦截反舰弹道导弹,这可不代表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就没用了,反而它的作用可大了!毕竟,这类导弹的威胁真是显而易见,搞得美军的护航驱逐舰得备好一大堆标准-3导弹。以每两枚标准-3来对付一枚反舰弹道导弹算,面对多个波次的攻击,美军驱逐舰至少得装载24到32枚标准-3。可咱们的伯克级驱逐舰总共就96个导弹坑位,还得留出一些空间装反潜导弹,这样一来,标准-2和标准-6的数量就不得不削减,拦截那些巡航式反舰导弹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了。所以说,解放军不仅会拿反舰弹道导弹去对付美国航母,还会用鹰击-12、鹰击-18这类巡航式反舰导弹来冲击美国的航母编队。面对这样的立体攻击,美国航母舰队的标准-2和标准-3导弹都可能会撑不住,结果要么不够用,要么就得因为挡不住解放军的反舰攻势而不得不撤出战场。而且,美军的舰载机也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拦截解放军各种反舰导弹上,这自然会影响到它们对中国的空袭能力。
反舰弹道导弹还有个意思,就是让航母的打击距离优势消失了。以前,巡航式反舰导弹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000千米,这时美军的航母能躲在导弹的射程之外,出动舰载机对敌方进行消耗,让对手没法反击。然而,随着射程超过2000千米的反舰弹道导弹现身,航母就变成了被攻击的对象。眼下,美国的航母舰队可不敢随便靠近中国沿海2000千米以内了,这样一来,它们对中国的威胁能力大大削弱了。其实啊,世上没啥绝对无敌的武器,就像没有绝对坚不可摧的盾牌。任何装备终究会被克制,反舰弹道导弹虽然让中国在一段时间内能制衡美国的航母,可随着美国的反导系统不断升级,反舰弹道导弹的攻击效果总有一天会打折。说白了,等到那时候,中国肯定会有更先进的反航母武器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