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后续!老人摔倒没人扶身亡,律师发声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绍辉说过去 2024-11-08 08:54:48
前言

10月31日,在安徽的一家,普通的药店,发生了一场悲剧,被监控摄像头清楚的记录了下来,一位老人,在药店内摔倒了,在长达十分钟的时间里,无人施救,也没人扶,最终不幸离世。

这件事情一经发出,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也不禁想问,现代社会,我们离“见死不救”究竟还有多远?

药店里的生死十分钟

这件事情整个过程很简单,老人去药店买药,然后准备离开的时候,可能年龄大了,脚步就不太稳,然后摔倒在了地上。

监控画面也显示出了,老人在倒地之后,身体还出现了抽搐的情况,而在这危急时刻,药店老板并没有选择上前给老人扶起来,或者进行帮助的措施。

只是在药店吧台之内,拿起手机报了警和叫了救护车,随后不到十分钟,医护人员就到了现场,但很可惜的是,老人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最终不幸离世了。

当这件事情发出以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指责药店老板“不作为”,有人指责他冷血无情,见死不救。

但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他没有急救资质,贸然施救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万一在施救的时候,对老人造成了二次伤害,那后果会更严重。

所以说,这件事情背后,是很复杂的,它也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道德和法律的冲突,“助人”和“自保”的博弈。

公共场所的“扶不扶”困境

药店这个事情,也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类似的“扶不扶”事件,频频的发生,甚至已经演变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

从北京某药店员工,因救助摔倒老人反而被起诉,到多起的好心人扶起老人,却被诬陷为肇事者的案例,“扶”这个行为,似乎越来越像一个,充满风险的陷阱,让很多人都不敢沾边。

扶人之前,先看看兜里有没有钱,这句话也是充满了讽刺,好心人热心帮忙,反过头来却被讹诈,让人寒心。

就像这次老人在药店跌倒,虽然药店,是一个和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场所,但药店毕竟不是一个专业的医疗机构,而且不管是老板也好,还是店员也好,他们都没有急救的资质。

贸然上去施救,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而且老板也是,第一时间就报警和叫救护车了,药店老板的选择,也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助人”困境。

其实很多人再看见类似的事件时,下意识的反应,都是想上前帮忙的,但另一方面,毕竟好人好事反被诬陷的案例也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内心下意识的也会想要逃避。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上去扶了,反被人讹一下,那么对一个好人的伤害,可不仅仅是金钱层次的,更是心灵上到直接冲击。

“助人”还是“自保”

所以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扶”,就是因为缺失对社会的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首先考虑的,已经不是跌倒的人怎么样了,而是自己扶起来的话,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

这种“理性”的背后,是社会信任的危机,也是人和人之间,情感的远离,药店老板的选择,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自保”心理。

他没有急救的资质,担心贸然的施救,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担心会被老人家属诬陷,这种谨慎的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也反映了社会信任的缺失,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

“扶不扶”问题的背后,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层面的选择,更是一个关乎,社会信任和公共秩序的,重要问题。

如果社会缺乏信任,人们不敢“扶”,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社会,药店的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也暴露出了,现在社会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候的困境。

一方面,公众的道德感,要求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但另一方面,法律的风险和社会信任的缺失,又让人们对“助人”的行为充满顾虑。

一些网友认为,药店的老板,已经第一时间拨打了相关的急救电话,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问题在于,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这段时间里,老人错过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如果药店老板,能够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或许能够为老人的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但也要理解药店老板的顾虑,在缺乏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贸然施救,确实存在风险。

因此,要鼓励“助人”行为,就必须要为“助人者”,就要提供必要的保障,建立“善行免责”机制,明确的规定。

就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非专业的人员,只要尽力施救了,即使造成了意外伤害,也不承担责任等等之类的,想办法效消除人们的顾虑,鼓励更多人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

解决“扶不扶”的困境,需要法律、道德、社会的多方合力,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在道德的引导下,在社会信任的支撑下,“助人”的行为,才能真正的成为一种,不犹豫的本能反应。

总结

药店里的生死十分钟,也深深的给社会上了一课,我们在面对真实的困境时,是选择冷漠的旁观,还是选择挺身而出?

药店事件的悲剧结局,也提醒我们,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在冷漠和帮助之间,我们选择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也希望未来的社会,会有更多的人,在面对紧急事件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也希望好人不再“难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