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抖音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无限期封禁张兰、汪小菲等账号,迅速冲上热搜第一。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的逝世。但更让人震惊的,是张兰母子被平台“一锤定音”的处罚理由——“利用逝者恶意炒作,屡教不改”。

数据显示,张兰账号被封前最后一小时直播销售额超75万元,而麻六记复播首日销售额也突破250万元。一边是疯狂吸金,一边是平台重拳出击,这场流量与规则的博弈,撕开了直播行业最赤裸的真相。
一·为什么他们非封不可?数据背后的“三宗罪”
第一宗罪:消费逝者,谣言满天飞
大S去世后,“我是夏小健”账号发布“汪小菲包机送大S回家”视频,张兰点赞推荐,单条播放量超百万。然而,徐家人和包机公司火速辟谣:“所有费用由小S承担,汪小菲从未参与。”这一谣言被定性为“性质恶劣”,直接导致“夏小健”账号永久封禁。而张兰母子因推荐不实内容、收割流量卖货,被平台视为“恶意营销”。
第二宗罪:屡次违规,把平台规则当空气
抖音副总裁李亮透露,张兰旗下账号“张兰·俏生活”“箖玥甄选”等,过去多次因发布不实信息、侵权内容被处罚,但始终未整改。例如,2022年汪小菲与大S互撕期间,张兰靠直播间“手撕酸辣粉”两天狂卖500万元,彼时已因煽动情绪被警告。这次再犯,平台终于痛下杀手。
第三宗罪:流量至上,道德底线失守
大S去世后第三天,张兰复播时直播间涌入930万人次,销售额破百万,但评论区被“吃相难看”刷屏。网友直言:“亲人离世还能带货,良心不会痛吗?”而汪小菲被扒出此前在警局喊话大S“我要告你”,如今却借机打造“深情前夫人设”,被讽“演技拙劣”。流量狂欢背后,公众情绪已被彻底透支。

二,抖音的“铁腕逻辑”:为什么这次必须杀鸡儆猴?
抖音的处罚公告中,反复强调一个关键词:“屡次违规”。这背后是一组硬核数据:
75万元:张兰账号封禁前4小时直播销售额
245.65%:麻六记酸辣粉2023年销售额增速
8000名员工:张兰声称封号影响的“家庭生计”
平台数据显示,这类“黑红营销”账号虽短期吸金,但长期破坏社区生态。例如,张兰直播间曾因辱骂网友、虚假宣传被封禁,复播后仍不改套路。抖音副总裁李亮直言:“若不严惩,劣币驱逐良币将成常态。”
更关键的是,抖音正在冲刺港股上市,急需向资本市场证明“社区治理能力”。2023年,抖音封禁32万个违规账号,但张兰事件暴露了顶流网红的“特权漏洞”。此次重罚,既是对外立威,也是对内整顿。

三,当流量变成“毒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商业伦理?
张兰在回应中喊冤:“抖音封号会影响8000个家庭!”但凌雁咨询分析师林岳一针见血:“正常业务不该靠造谣博同情。” 麻六记酸辣粉年销1.74亿元,本可凭产品说话,却偏要捆绑明星八卦,最终反噬品牌。
这场风波也给所有创业者上了一课:
1.流量有代价:靠炒作收割的粉丝,终会因真相反水;
2.规则非儿戏:平台容忍度≠免死金牌,顶流更需自律;
3.商业向善:尊重逝者与公众情绪,才是长久之道。
正如网友评论:“封得好!直播间不是坟头蹦迪的地方。”当流量经济进入深水区,唯有敬畏规则、尊重人性,才能避免成为下一场“封杀风暴”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