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头鼓包的问题,可能真的要被终结了。
这两年,不管是国产旗舰还是国际大厂,影像系统越卷越猛,结果就是镜头模组越来越厚,一个个后盖都快成“火山爆发口”了。有人调侃,现在买手机都得看有没有“凸起恐惧症”。
就在今天,外媒曝出了一项来自华为的新专利,引发了业内关注。这项技术不是简单的优化镜头厚度,而是直接玩起了“伸缩式潜望结构”——也就是说,拍照的时候镜头会自动弹出,平时则完整隐藏在机身里,表面一体化,摸起来顺滑如初,视觉上也干净利落。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相机的“变焦镜头”?没错,它的核心机制就是利用电机控制镜头模组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变焦时物理光路的延展。最妙的是,这种结构抛弃了传统潜望镜头常用的棱镜折射方案,也就意味着不会出现因为光路折射而带来的成像损耗,理论上画质还能提升。
这一点,在当前手机拍照已经进入“毫米级”竞争的时代,确实挺有想象力的。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会不会骨感?这个还得打个问号。首先,机械结构虽然精巧,但涉及电机反复推动镜头伸缩,日常使用频繁的话,会不会出现磨损、卡顿甚至故障?这是一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尤其是户外拍照或高频使用长焦的用户,耐用性是绕不开的核心点。
再说到成本,机械结构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机身设计难度。对内部结构、元件排列提出了更高要求,整机厚度也可能受到影响。目前华为这项技术还处于专利阶段,离实际商用还有一段距离,具体体验只能等到真机上手之后再做判断。
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向至少是令人兴奋的。毕竟影像系统的提升不能永远靠堆料,手机本就是一个讲究轻薄手感的随身设备,怎么在“性能”和“体积”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是所有厂商都要思考的问题。
这一次,华为用了一种很“工程师思维”的方式给出了解法——把厚度藏起来,用机械结构换空间,再把画质拉回来。说是一次手机工业设计上的“回归理性”,也不为过。
至于接下来友商会不会跟进?会不会掀起一场“伸缩镜头”的新战役?不好说,但这事八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科技本就该大胆一点,别被框架困住。现在的镜头凸起或许只是过渡,真正属于手机的“隐形时代”,也许已经在路上了。
你觉得这样的设计值不值得普及?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图源来自于@xleak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