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2月20日讯(记者齐慧)中国石油集团20日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该井先后创造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芯“最深”等五项工程纪录。继“深空”“深海”后,我国在“深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深地塔科1井于2023年5月30日开钻,是中国石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地球深部进军”、“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勇当“能源保供顶梁柱”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世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的标志性工程。
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数据显示,世界新增油气储量的60%来自深部地层,我国83%的深地油气仍有待探明开发。
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以超深层资源为主的含油气盆地。近年来,塔里木油田90%的新增储量是从超深地层获取的。深井超深井钻探,成为中国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的必由之路。
2015年1月,克深902井完钻井深达8038米,打破当时国内陆上超深井钻井纪录,成为中国石油陆上获得工业气流最深的一口井。2019年7月,轮探1井完钻井深达8882米,钻透“地下珠峰”,标志着寒武系吾松格尔组这一新层系的发现。2022年6月,双鱼001—H6井以9010米井深顺利完钻,创造我国陆上最深气井纪录。此次,深地塔科1井成功从万米以下钻取了我国首份岩芯标本,全球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钻探发现油气显示,丰富并完善了万米深层油气地质认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认为:“深地塔科1井顺利完钻,代表着我国深地‘井工程’全链条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标志着我国在深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走到了国际最前列。”
钻探过程中,深地塔科1井克服超重载荷、井壁失稳、工具失效、地层井漏等困难。尤其是万米之下,钻杆柔软得像面条,常规钻工具、传感器失效,地层硬度“爆表”,入井载荷高达665吨。
针对这些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联合集团内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共计数万人开展集智攻关,研发了全球陆上首台12000米自动化钻机、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技术等十大技术利器,形成了自主可控的万米关键核心技术体系,助推我国深地钻探系列关键装备、工具、材料迭代升级。
中国石油成功处置了多次井下复杂情况,连续钻穿12套不同岩性和压力层系的地层,最终与5亿多年前的岩石相遇,奠定了中国石油在万米深地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万米深井的成功钻探,标志着我国特深井关键核心装备和技术,通过了万米极端恶劣工况环境的检验,不仅丰富了我国钻井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系列,更为挑战深地极限、开发超深层油气资源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塔里木油田首席专家、深地塔科1井井长王春生表示。
近年来,中国石油持之以恒实施资源战略,2024年油气保障量首破5亿吨,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大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新区新领域勘探取得6项重大突破和10项重要发现,油气储量替换率稳定提升;坚持效益开发,主力油气田捷报频传,10个老油田“压舱石”示范工程全部超产,国内油气产量当量再创历史新高,全面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稳产保供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