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敏律师出席诉辩大赛筹备现场,为组委会建言献策

和志谈社会 2024-06-06 13:06:34

2024年5月25日,丁慧敏律师受大成诉辩大赛组委会邀请,赴湖北宜昌参加诉辩大赛筹备会议,并在筹备会建言献策。

诉辩大赛是连接北京大成及各地分所业务培训、精进的重要纽带,被大成律师事务所定位为大成系统内部的“黄埔军校”。大成诉辩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王宇律师组织该次筹备会,意在探讨怎样的诉辩大赛才能服务青年律师成长成为专业律师。怎样的律师才是专业律师等关乎诉辩大赛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

针对诉辩大赛此前存在的工作流程和紧扣如何将诉辩大赛打造成为大成内部专业律师的“黄埔军校”,丁慧敏律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出题专家在案例已经下发后,除非出现了“出题事故”错误,否则不应当再反复就案例事实进行答疑。

选手们对案例事实进行各类解读、理解、归纳,原本就是对案例事实对照规范形成的自我认识。这原本就是规范对照事实-事实对照规范形成的各自对事实的归纳。至于参与诉讼的各方,对事实的认识、归纳是否正确,主张能否得到支持,应当是裁判者裁决的问题,也符合诉辩大赛“让裁判者见证”的大赛规则。不宜也不应一直由出题专家以“答疑”的方式对赛题案例事实进行无止境的解读。出题专家应当扮演“沉默的金字塔”角色,赛题在离开出题专家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客观的存在,见仁见智,而不应一直由出题专家进行定义。赛题案例事实应当是半封闭的,不应当是全封闭。

二是可以在刑事赛题的设计上,多一些辩护人之间的对抗。

现实的庭审中,涉及共犯之间、单位犯罪与责任人之间,辩护人在庭审中并非天然的盟友,相反,很可能各自充当“第二公诉人”的角色,而隐藏在辩护席上的“第二公诉人”是当事人利益最大的威胁。为了提高诉辩大赛的激烈、还原现实庭审的真实情况、突出各队员自身素质,在决赛、半决赛期间,可以考虑打散各办公室队员抽签决定各队员角色定位单人计分,以共犯、单位犯罪与责任人辩护人之间不合作为赛题设计,对入围选手进行更全方位的考核。

三是在诉辩大赛评判打分环节,应更偏向法律思维得分。

诉辩大赛与其他语言类、表达类比赛(例如大学生辩论赛、奇葩说等语言类节目)有一个共性就是表达十分重要。但作为专业律师,思维框架才是根本。

诉辩大赛不可能解决专业律师的所有问题,因为庭审也并不能解决所有诉讼案件的问题,尤其是在刑事案件中,庭审解决的问题可能不过半。诉辩大赛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思维和表达的问题。但对于法律人、专业律师来说,思维认知永远排第一位。故在裁判评分时,应当将参赛人员的思维能力排在第一位评分。对于在案件的把握上,从始到终就跑偏走邪的,表达的再好也应该否决。

0 阅读:0

和志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