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轮播多日,白玉兰奖提名争议仍未停歇,但舆论争议内容却有反转趋势,从一开始的网友质疑,到如今围绕规则、影响、饭圈与业内声音进入新一轮掰头。
“男配”提男主,舆论风波起回顾一下前情,每年提名与获奖名单都要引发一波掰头的电视剧白玉兰奖,在公布29届提名名单后瞬间引爆热搜,并产生了三大争议。

一是女主提名唐嫣、杨紫被质疑不如未提名的演员优秀;二是表现出色的老戏骨刘琳未入提名;三是男主提名里有《追风者》配角王阳。
其中《追风者》王阳疑似“越过”男主王一博提名的争议,是讨论热度最高且争议时间线最长的,大众对这一现象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有人怀疑《追风者》最佳男主奖不报男主报男配,有“开除”王一博“男主籍”嫌疑,有网友觉得诧异,有网友为王一博打抱不平,也有网友对王一博出声嘲笑。
最终的争议点基本都落在为什么男配能提名男主上面。
从《追风者》给公众的印象来看,这部剧自筹备开始“大男主王一博”的标签便深入人心,几乎有着“唯一”男主特征,王阳的公众标签则是男二。

如此氛围下,男主提名入围的是王阳,会产生一些违和感,不少剧粉和演员粉丝因此猜测剧方针对男主王一博,有卸磨杀驴、歧视青年演员之嫌。

但从影视奖项提名规律来看,最佳男主提名的确没有“唯一性”,比如《南来北往》二番主角丁勇岱也入围了本届最佳男主。

而大众概念里王阳是《追风者》男主,剧方宣传里,却的确将他归到“领衔主演”里的,不同的是《南来北往》前期宣传更偏向群像、双男主定位。
鉴于《追风者》“大男主”称号太响亮,王阳又恰好是上戏出身的演员,BUFF叠了双层,最佳男主提名与女主提名争议皆成了“沪玉兰”证据。
意见各不同,火烧至演员争议涌现之后,网上流传出《追风者》剧组报名表,内容显示剧组并非让王阳越过男主王一博提报,而是同时将王一博、王阳提报了最佳男主。

《繁花》剧组亦回应最佳女主奖项并不是只报了一个唐嫣,而是与白玉兰方商洽争取到了将三位女主同时提报的机会,最终唐嫣胜出入围。
这一回应引起舆论两极分化。
部分网友觉得既然白玉兰允许两名演员提名,剧组选择将王一博与王阳一起提报无可厚非,毕竟王阳在该剧戏份的确很重,《追风者》一度有“沈图南传”之称。

但如此一来,第一男主王一博的处境便有点尴尬。
虽然大部分网友都能理解提名入围本就竞争很大,不会因此质疑落选的演员便一定不如入围的演员,但还是给演员留下了的一些被抨击实力的话柄。
加入饭圈撕扯,王一博及其粉丝也被打上“同事成功让人破防”的标签。

而支持王一博的网友则认为剧组将“大男主剧”男配与男主同时提报主角奖是对主角的不尊重,更因此给王一博带来非议,对剧方行为非常不满。
双方不断掰头,最终火烧至演员。

有人质疑王一博及其粉丝无理取闹,也有人质疑王阳在《追风者》中的演技并没有优秀到足以提名的地步,怀疑《追风者》剧组借王一博捧王阳。
双方的演技水平、表现片段,也被拿出来不断碎片解析。
众所周知,当一个话题从对错讨论变成饭圈掰头时,性质都会发生改变,有粉丝因此牵怒他们心中演技配不上提名的王阳,也有网友以流量攻击王一博。

王阳与王一博,被迫站在了热搜对立面。
于是,王阳的采访,王阳妻子疑似对此事的回应,以及王一博大粉的发言,都成了焦点,多方下场之后,话题热度也持续居高不下。

整体来看,王阳方虽得利却也挺有压力,提名是剧组报的,被骂的却是演员,因为他是打拼多年终于熬出头的中年男演员,相对更得路人好感。
而王一博这边,可能是考虑到流量偶像的争议话题较容易引发公众反感,艺人团队应该更希望舆论和平面对这件事,在争议出现后,官方粉丝团第一时间发文倡导“良好的追星氛围”,明显有安抚粉丝之意。

但心疼偶像的粉丝并不买账,对官方未争取便低头求和的态度很抵触,纷纷要求剧方给出回应,希望剧组为“失误”向王一博道歉。

经过此次争议,网友们也终于明白了白玉兰奖项的提名规则,主办方对于最佳男女主甚至男女配的提名要求,都是规定了每剧最高可提名2人。
主角提名,也并不是限定必须是大众意义上的主角,而是“重要角色”即可。

所以当作品只有一个主角时,剧组也可以将戏份最重的配角提名主角,如此一来,便可以争取能让更多演员能进入评选,提高奖项入围机会。
而且,将重要角色王阳报名主角,配角提报里便可以多提一名配角,有人海战那意思了,如果没有100%的把握肯定入围,便能多加一个选手就多加个选手。
《繁花》剧组协商让主办方同意破格报三名女主,便是给更多演员争取机会。

所以从理性上来分析,《追风者》剧组将王阳与王一博共同提报最佳男主,是出于“打法最优”的考虑,并无不妥,在规则上是合理的。
为了能加大剧中演员得奖的概率,影视行业围绕规则采用各种排兵布阵的方法,亦不是《追风者》首例,国内外几乎都是此类操作。
有的为了能加大单个奖项的中奖率报名多人,也有的为了冲奖杯量把双男主或双女主的作品,改成提报一个主角一个配角,一切策略都为冲奖结果服务。

但为冲奖最大化的结果便是,一旦配角提名成功而真正的主角落选,后者便会陷入尴尬争议之中,所以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打消所有质疑,于是业内也纷纷下场,有人对此次事件里的饭圈属性发声批判。

也有中立试图拉架的编剧赵冬苓。

从王一博粉丝与赵冬苓的交流来看,前者并不认可剧组的操作。

客观来说,当规则存在时,剧方为冲奖而做出各种排兵布阵能被理解,当报名规则出现时,其实有很多质疑王阳“偷男主”的声音也淡了下去。
然,为什么剧组费尽心思的冲奖套路,并没有平息舆论?
目前主流舆论更倾向于认为是王一博的流量明星身份带来了争议,认为粉丝对“一番男主”、“大男主”执念过深,希望男主无论何时都拥有标签唯一性。

此图内容自引自理娱
不可否认,饭圈过于执着的番位、主角标签思维,的确是矛盾爆发的基底。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流量发展至今,饭圈与剧组一定程度上也成了相互裹挟的格局,很多剧组未必认可前者的要求,却又舍不下前者带来的流量红利。
于是在影视剧创作、宣发上,为了提高艺人粉丝的积极性与参与感,便热衷于打出甚至夸大“大男主”、“大女主”标签,似乎其他角色都是附带的挂件。

粉丝出于对偶像“大男主”、“大女主”剧的重视,花费大量精力参与宣发、氪金,追剧成本远远高于了普通观众,投入越多,反而对他们期待的点越执着。
一旦固守的认知被打破,便难保持平衡。
就像《追风者》提报王阳竞选男主,剧组显然更在意的是提高作品获奖率,但对于花费了大量精力的粉丝来说,更在意的是自己与偶像的付出,有没有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