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抄家后,贾兰成就有多高?这个不声不响的孩子,可太出息了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4-27 09:07:24

贾家抄家后,能确定最出息的是贾兰。这从李纨的判词和《晚韶华》曲子,也能得到证明。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茂兰”就是指贾兰的兴旺之势;“凤冠霞帔”则是指李纨母以子贵,获封诰命的荣耀。而且,李纨的荣耀非同一般。根据“晚韶华”三字,可知李纨与贾兰母子的人物原型,当是“画荻教子”的郑氏与欧阳修母子。

欧阳修母亲去世后,他的好友梅尧臣为其作挽诗《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中之一云: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这首诗以赞誉欧阳修的母亲堪比“截发延宾”的陶母,也让欧母成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而曹雪芹以欧母比作李纨,以贾兰比作欧阳修,凸显日后贾兰的成就,让母亲名传千古。这也是李纨的梅花签,签词用“竹篱茅舍自甘心”的原因。

“竹篱茅舍自甘心”的下句是“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意思是说梅花的高洁固然让人赞颂,但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才是梅花得享盛名的主因。这就像欧母与欧阳修,李纨与贾兰,母子互相成就。

贾兰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李纨的教诲。李纨善“教”,既有她出身国子监祭酒之家的底蕴,也源于曹雪芹赋予她“桃李”之能。她名李纨字宫裁,“李”指教育,“纨”指最好的布匹,“宫裁”指最好的手艺。和在一起就是李纨是最好的“老师”,能教导出最好的儿子,最成才的后代。

所以,曹雪芹不但给予她“欧母”为原型的至高评价。还借贾宝玉给稻香村题对:“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以《诗》歌颂李纨教育贾兰的成才之功。李纨也成为《红楼梦》里唯一享有这般赞誉之人,即便是贾母、钗黛也没有这等待遇。

而李纨与贾珠也是一对“木石姻缘”,李纨的成功,侧面印证了贾家错失林黛玉的可惜。不多赘述。

既然李纨的原型是“画荻教子”的欧母,贾兰的原型无疑就落在了欧阳修的身上。这位生前历任大学士、太子少师的六一居士,死后又被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可谓是“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的真实写照。证明贾兰日后的科举仕途成就极高。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弱于其祖上的宁荣二公。

这也与甄士隐解读《好了歌》那一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相吻合。脂砚斋此处批语“贾兰、贾菌一干人”,说明这对兄弟日后也取得了媲美宁荣二公,身着紫色蟒袍的威赫成就。

“昨怜破袄寒”,是说李纨与贾兰母子在抄家后的境况非常惨,身上的破棉袄,根本就无法御寒。估计也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境地。这也与欧阳修少年家贫,母亲“画荻教子”的境况相似。

“今嫌紫蟒长”,是说贾兰科举高中,爵禄高等,极有可能也像欧阳修那样,最终厌倦了官场,急流勇退而致仕。

从这两点就能看出贾兰其人,一方面极有毅力,另一方面也极为清醒。深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地进退之道。显然这是从贾府的兴亡之中得到的惨痛教训。

当然贾兰能成功,母亲李纨的教育居功至伟。尤其贾府抄家之后,罪臣后代并无科举的资格。贾兰在此情况下还能读书勤学不辍,肯定源于李纨的谆谆教诲。

正是李纨在柔弱外表之下的坚韧,才造就了贾兰的功成名就。最终也让李纨得以“晚韶华”,获得媲美四大贤母的盛名。

而贾府因李纨、贾兰母子再度崛起,其辉煌堪比宁荣二公建立的功勋。只是这一次,贾兰以史为鉴,退步抽身早,也避免了被鸟尽弓藏的结局,实现了贾家诗书传家的彻底转变。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