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楼下的公园里,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年轻的妈妈小李推着婴儿车,和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
她的宝宝小乐一见到熟悉而又陌生的阿姨就开始哭闹,脸上的表情像见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旁边的老奶奶笑道:“这娃真是个小认生鬼。
”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却让小李陷入思考:为何宝宝见生人就哭?
这究竟是成长中的必然阶段,还是隐藏着些什么?
认生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很多新手父母或许还不知道,4到6个月大的宝宝正处于人生一个重要的“认生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慢慢从当初的“见谁都笑”变成“见生就愁”。
小李查阅了育儿书籍,才懂得这都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功劳”。
小乐小时候常常被各种人抱来抱去,他似乎总是那么乐天派。
可是当他进入五六个月,当原本爱抽烟的爷爷来抱他时,小乐突然哭得撕心裂肺。
小李才恍然大悟,这泪水背后,其实充满了学问。
宝宝正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分辨这个世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圈。
“认生”不失为一个成长信号,意味着宝宝正在学会分清熟悉和陌生,而母亲,是这个小圈子的中心。
感官敏感:视听触及未发育完全或许人们会误以为宝宝的认知如大人一般清晰,但事实上,1岁以前的宝宝视力仅有成人的10%。
小李想起邻居6个月大的宝宝一见到邮递员就大哭,终于找到了原因——对方的帽子和结实的体型让宝宝的世界瞬间变得可怕,模糊且陌生。
声音也是同样的重要。
小李记得小乐特别怕邻居家的狗叫声,稍微响亮一点就泪眼汪汪。
这是因为宝宝的听觉系统比我们想象中要敏感得多,吵闹声或者突如其来的高跟鞋声都可能对他们的情感世界造成冲击。
气味与情感:宝宝的敏锐嗅觉宝宝对于气味的敏感性常常被忽视。
小李的闺蜜发现她的宝宝特别怕奶奶,之后偶然闻到了奶奶身上浓烈的中药膜香味,才知道问题所在。
我们或许认为寻常的气味,在宝宝那里可能是十倍的放大。
不光是味道,表情上的细微变化也会触动宝宝的情绪神经。
那种打从心底不喜欢的皱眉,以及过于严肃的面容,宝宝都会解读成威胁。
所以,给宝宝一个可以信任和依赖的表情是极为重要的。
建立安全感:如何支持宝宝的社交发展小李意识到,宝宝需要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拓展熟悉的范围。
硬逼着小乐去“交朋友”并不能让他更快乐,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她决定用爱和耐心去引导小乐适应这个大而纷繁的世界。
每当小乐在陌生环境中感到害怕时,小李会将他轻轻搂在怀里,用温柔的声音告诉他:“妈妈在,别怕。
”循序渐进地带小乐去小区的儿童乐园,只是远远地看着小伙伴们玩耍。
然后,她开始在熟悉的环境中介绍一些新朋友,鼓励小乐参与到其他孩子们的玩耍中。
甚至在家里有客人到来前,小李也会提前帮小乐“热身”。
她让客人从安全距离开始交谈,逐渐缩短距离直到小乐觉得安心。
这种不慌不忙的方法,大大拉近了小乐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在这些过程中,小李发现,过多的保护和焦虑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
让宝宝接触不同的书和玩具,去感受新鲜的事物,这正是小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生”代表了宝宝对这个世界探索的开始,是他们智慧萌芽的象征。
小李和小乐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成长,她学会理解、尊重宝宝的情绪和需求。
所以,当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身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给予支持和引导,带着勇气和孩子一起面对这段“认生期”。
从害怕到逐渐适应,正是宝宝迈出探索人生第一步时那珍贵的学习曲线,用心呵护这一过程,能够让宝宝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宝宝用泪水传递的信息值得我们解读。
正如每位孩子的认生期长短不同,有的孩子只需要短短的几周,有的则持续数月。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耐心等待,更是帮助他们一点一滴积累安全感和自信。
孩子的世界很小,但通过我们的爱,他们会看到一个温柔而宽广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