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娶24位老婆,生69个子女,康熙夸他忠臣,乾隆却很鄙视他

博史通今 2023-09-27 19:14:46

楔子:清朝康熙年间,作为“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有一日,尚可喜带着重金来到海云寺,希望能得到高僧天然和尚的点拨。次日,尚可喜下山后,天然和尚说了一句话:

“平藩具佛性而无定力,遊豫多忍,萧墙之祸,不旋踵矣,遑计其他耶?”

意思是,平南王尚可喜有佛性,但是没有定力。做事情犹豫不决,将来必定会祸起萧墙!

没想到,天然和尚一语成谶,若干年后,尚可喜被儿子尚之信囚禁,当真是祸起萧墙。

尚可喜是清朝“三藩”之一,三藩之乱爆发后,吴三桂、耿精忠是失败者,唯有尚可喜仍被康熙帝推崇备至。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讲述清朝极具争议的人物——尚可喜。

一、抛弃家国恨,率众投后金

根据《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尚可喜传》记载:

尚可喜,辽东人。父学礼,明东江游击,战殁楼子山。

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他是辽东海州(今辽宁海城)人,祖籍山西洪洞。尚可喜有兄弟五个,他排行第四,他的父亲名叫尚学礼。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打辽沈。尚学礼带着全家到辽西避难,这期间,尚学礼的妻子死于战乱,尚学礼非常悲痛,对后金恨之入骨。后来,尚学礼加入了明朝军队,随毛文龙入皮岛。

两年后,也就是明朝天启三年初,19岁的尚可喜登上皮岛寻找父亲,他也加入了明军。毛文龙非常欣赏尚可喜,他收尚可喜为养孙,赐名永喜。

是年三月,尚学礼在巡城的时候,遭遇到了后金的大军,尚学礼寡不敌众,宁死不降,力战殉国。

不得不说,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是个忠勇之辈!

尚学礼死后,尚可喜接替了父亲的职务,担任游击将军。当时,明朝在东北势力已渐衰微,崇祯二年,毛文龙被杀,尚可喜归东江总兵黄龙所辖。当时,黄龙麾下将领沈世魁擅权,打算通过兵变控制黄龙,尚可喜得到消息后,带兵帮黄龙平定皮岛之乱。

崇祯六年,孔有德、耿仲明引后金兵马攻打旅顺,黄龙被杀。尚可喜当时身在广鹿岛驻防,但他的妻妾及家眷奴仆合计一百多口,全部死于旅顺。

通过以上的消息,可以总结出三点:

第一,尚可喜和后金有杀父之仇。

第二,明朝将领毛文龙对尚可喜有恩。

第三,孔有德、耿仲明曾杀尚可喜家眷。

然而,七个月之后,尚可喜却抛却“国仇家恨”,投奔了后金,和孔有德、耿仲明做了“战友”。

尚可喜之所以弃明投清,关键人物是沈世魁。黄龙死后,沈世魁接任东江总兵,由于此前在皮岛兵变的时候,尚可喜曾镇压沈世魁,而今,沈世魁成了尚可喜的上司,他想伺机报复尚可喜。

因此后人说,明朝在东北之所以会连连失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心不和。

崇祯六年十月,沈世魁将尚可喜骗到皮岛,打算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没想到却被尚可喜提前得到消息。尚可喜感觉心灰意冷,打算投奔投奔清朝。

崇祯七年二月,尚可喜带着麾下将士和所辖五岛的军资器械,以及从广鹿岛等地掠走的一万多百姓,投奔皇太极。

皇太极听闻尚可喜携众来归,大喜道“天助我也”,然后亲自到郊外30里迎接尚可喜。至此,尚可喜和孔有德、耿仲明一样,成了皇太极的座上宾。

笔者认为,虽然尚可喜投降后金事出有因,但尚可喜为苟全性命而忘却“国仇家恨”,这就注定了他在“大义”上永远无法自圆其说。

唐朝诗人王昌龄有诗云: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在这里,尚可喜不是那个独自归国的勇士,他是那个降匈奴的“将军”

二、随清军入关,平南镇广东

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改汗位为帝位,建立大清。这一年皇太极封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将海州赐给尚可喜作为封地。当时,尚可喜和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被称为“清初三顺王”。

当年年底,尚可喜跟随皇太极征伐朝鲜,朝鲜国王李倧被迫与大清签下盟约。第二年,在著名的松锦之战中,尚可喜立下大功,后来皇太极设立汉军旗,尚可喜被编入汉军镶蓝旗。

众所周知,清朝有“三藩”。其实,清朝最初设立的是“四藩”,上述“三顺王”外加一个吴三桂。正是因为吴三桂的加入,清军才得以入关。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向多尔衮投降,献出山海关,清军因此入关。尚可喜跟随英亲王阿济格沿长城西行,一路追赶李自成的大军至陕西,然后掉头向南,连克郧阳、荆州、襄阳,然后攻入九江。听闻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尚可喜才班师回朝。

顺治三年,尚可喜任平南大将军,与孔有德一起进入湖南等地攻打南明势力,他们先在湘潭和桂阳击败南明军队合计15万余人。得胜归来后,顺治帝赐冠服、金币、鞍马。

顺治六年,顺治帝封“四藩”,吴三桂为平西王,镇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镇福建;孔有德为定南王,镇广西。这一年,尚可喜捧着他的平南王金印和冠服,带着兵马和家眷一路南下,浩浩荡荡历经3个多月才来到广东。

顺治七年,尚可喜终于到达广州。当时,永历帝在广西梧州控制南明政权,广州仍在南明的控制之中。尚可喜率领清军围困广州长达10个月,最终攻破广州。《明史》记载:

克广州,俘承恩等,斩六千馀级,逐馀众迫海滨,溺死者甚众。

意思是说,尚可喜攻下广州之后,俘虏了范承恩,斩首6000余人。他把余下的俘虏赶到海边,淹死了许多。

这场战斗,在后世称之为“庚寅之劫”。有野史认为,尚可喜在广州屠城长达二十多天,广州城死亡人数多达七十万。不过,这个数字在史学上颇具争议。

尚可喜在南方最“惊艳”的表现,莫过于他打败了南明名将李定国。

李定国在南明素有“战胜”之称,顺治九年,李定国将“四藩”之一的孔有德围在桂林,桂林城破,逼得孔有德自刎。因为孔有德的儿子也在此战中被杀,所以清朝“四藩”变成了“三藩”。

然而,孔有德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不代表尚可喜也不是。顺治十年,尚可喜在肇庆击败了李定国,次年,在新会再次打败李定国。尚可喜两次打败李定国,重创了南明最后的希望,也巩固了清廷在两广的统治。

南明灭亡后,尚可喜在广州逐渐稳定下来,他开始广纳妻妾。根据记载,尚可喜有24位妻妾,子女多达69个。

对此,有人说尚可喜是好色之徒,也有人说,这是尚可喜的自保之道。不管是哪种可能,但尚可喜在广州过得是声色犬马的日子,这一点不可否认。

平心而论,南明灭亡之后,尚可喜也做了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例如,他镇守广东后,开始严明军纪,恢复社会制度,重建礼乐文教,有时候还会定期施粥,为饥民提供衣食。顺治时期,有爵之家圈地比较严重,尚可喜认为圈地之风不利于百姓,因此没有进行圈地。

而且,尚可喜在广州的时候,开始笃信佛教。像本文开篇提到,他到海云寺去找天然和尚,便是如此。

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个时候的尚可喜,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前半生的种种错误,他想做一些慈悲之事以弥补过失。

三、康熙撤三藩,誓死不叛清

尚可喜是地道的北方人,古人云“胡马依北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辽东。于是,顺治十二年,尚可喜曾给顺治帝上奏,希望自己能回辽东,顺治帝以广东尚未全部安定为由,拒绝了尚可喜的要求。

到了康熙十二年春天,尚可喜70岁,已到悬车之年,他上书给康熙帝,希望康熙能允许他回辽东养老,并把平南王的爵位传给他的长子尚之信。

对于“三藩”,康熙帝早有论断,即“撤亦反,不撤亦反”。因此,康熙帝早有撤藩之意。既然你尚可喜打算回老家,那就把你的藩镇撤掉,让你到辽东安享富贵吧。

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撤藩运动便开始了。不仅平南王要撤,连平西王和镇南王也要撤。

此时的平西王仍是吴三桂,但镇南王却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三藩”接到康熙帝撤藩的旨意后,虽然都各怀心思,但都没有表示反对。吴三桂甚至还上奏给康熙,希望康熙多赏赐他一些耕牛。

康熙帝当时毕竟年轻,被吴三桂这只“老狐狸”给骗了。到了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以“兴明讨虏”为口号,举兵反清。

由于吴三桂谋划已久,动作迅速,很快占领云贵并封锁消息,直到第二年(康熙十三年),吴三桂攻打湖南的时候,康熙帝才知道吴三桂已反。康熙帝大惊,仓促应对,因此在三藩之乱前期,清廷并不占优势。

实际上,吴三桂造反之后,派人联系了尚可喜、耿精忠、孙延龄(孔有德的女婿,任广西将军),希望他们能共举反旗。耿精忠和孙延龄欣然响应,但尚可喜却不同意。

对于尚可喜来说,他当年抛却国仇家恨降清,又在岭南屠戮同胞,已是罪孽深重,他或许不愿于古稀之年再次做一次叛臣。

所以,当吴三桂、耿精忠、孙延龄等人反叛的时候,尚可喜始终无动于衷。他给康熙上奏说:

“臣叨忝王爵,年已七十馀,虽至愚岂肯向逆贼求富贵乎?惟知矢志捐躯,保固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

意思是说,我已经70多岁,身居王爵,人生没有什么追求了。我虽然愚钝,但不至于向反贼再讨富贵。为今之计,我只有以老迈身躯为陛下固守岭南,也算表达我的一片忠心了。

康熙帝当时非常感动,他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此前三藩都是郡王)。当然,康熙这也有笼络尚可喜之意。

必须承认的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尚可喜的功劳的确很大,他在广东犹如一根钉子,牵制了周边十多万叛军无法全心北上,为康熙平乱创造了条件。

当时,广东十郡,已失其四,广州城也差点被叛军攻破,尚可喜为了最后的“尊严”,甚至在院子里堆上柴火,准备最后时刻举火自焚。

尚可喜虽然发誓要效忠清朝,但是他的儿子却不愿意丢掉大好机会。康熙十五年二月,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劝父亲造反,尚可喜不同意。尚之信趁夜发动兵变,包围其父的府邸,夺走了广东的最高指挥权。然后宣布响应吴三桂,举兵造反。

所以,“三藩之乱”之所以叫“三藩”之乱,就是因为最后时刻尚之信的加入。

听闻儿子要造反,尚可喜简直怒不可遏,他几度想冲出去,结果都被尚之信的人挡了回来。尚可喜叫天无门,打算悬梁自尽,结果又被救起。

尚可喜被儿子软禁了8个多月,一世“英名”尽毁。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尚可喜身心俱疲,郁郁而终。临终的前一天,他还把皇太极赐给他的冠服缠在身上,向北磕头。

四、康熙嘉其忠,乾隆甚鄙夷

尚可喜去世,三藩之乱逐渐进入高潮。但清军在其后逐渐占据优势,后来耿精忠投降,吴三桂病逝。尚之信见大事不好,反过来又攻打吴军。

三藩之乱平定后,尚之信被赐死,但尚可喜的其他儿子没有受波及。尚可喜的后代有14个男丁与清朝皇族联姻,先后有150多人在清朝做“高官”。

康熙二十年,在尚可喜去世五年之后,南方战事已平,康熙帝令厚葬尚可喜,并且谥号“敬”。康熙帝当时派大臣觉罗塔达前去祭奠尚可喜,并宣读康熙帝的圣旨:

“王素矢忠贞,若人人尽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每念王怀诚事主,至老弥笃,朕甚悼焉!”

意思是说,如果每个臣子都能像尚可喜一样,天下怎会有战事?

所以说,尚可喜虽然被儿子囚禁而死,但是康熙并没有否定他的忠勇。在“三藩”之中,尚可喜算得上是结局最好的一个。

可是,时移世易,到了乾隆时期,朝廷下旨编撰《贰臣传》,乾隆帝对尚可喜非常鄙夷,把尚可喜列入《贰臣传》中,和洪承畴同列。从康熙帝口中的“忠贞”,到乾隆帝心中的贰臣,前后也不过几十年而已。

关于如何评价尚可喜,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尚可喜投降清朝属于被逼无奈,但是,在大义面前,他这种“被逼无奈”是比较渺小的,乾隆说他是“贰臣”,其实并没有错。

其次,尚可喜在广州时曾屠戮大量同胞,在血淋淋的尸首面前,他的任何辩驳都是苍白的。

最后,尚可喜虽然是贰臣,但他选择不做第二次贰臣,在三藩之乱中,他选择忠于大清。如果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尚可喜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这种贡献不足以洗白他此前的罪行。

《傅雷家书》中说: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我们在辩证地看待尚可喜的时候,也应该珍爱和平,多行仁义。

7 阅读: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