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服用4类药物,改善循环,保护大脑功能

经纬谈健康 2023-11-01 01:36:05

50多岁的周阿姨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身体状况还好,还喜欢外出旅游,就是长期患有高血压,她每天规律服药,血压控制的还可以。

1年前医院组织退休职工免费体检,在体检过程中通过颅脑ct发现周阿姨有腔隙性的脑梗死,建议周阿姨进一步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周阿姨一听到脑梗死就有点害怕了,于是连忙来到附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通过颅脑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周阿姨的基底节、额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梗死灶,于是明确诊断其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并且建议她在降压药的基础上联用几种药物。

周阿姨一听到医生说她有脑梗死就慌了,反问医生我腿脚活动都是好的,怎么会有脑梗死呢?医生反问周阿姨平时有没有头晕、头疼的情况,周阿姨说偶尔有,但她以为是血压不好导致的。医生解释道腔隙性脑梗死其实也是脑梗死的一种,其临床表现可能仅仅是短暂的头晕、头疼,不会出现明显运动功能损伤,但是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就表明她的大脑血管情况较差,一定要及时服药,防止继发大面积的梗死。听罢医生的话后,周阿姨就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并且每半年复查一次颅脑CT,看看病情变化。

一、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特点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也称为缺血性中风病,许多人对于脑梗死的印象仅仅限制于肢体瘫痪、言语含糊、活动不利等严重表现,其实腔隙性脑梗死才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梗死种类。根据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50岁以上人群中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达到了近30%,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但是由于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疾病的危险性。

腔隙性脑梗死的本质是一种因为小动脉硬化或者闭塞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其梗死灶直径小于2mm,正是因为梗死面积较小,而且大脑细胞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因此其临床症状并不突出,大多数患者仅仅表现为一过性的头疼、头晕,极少数会伴有肢体的麻木、乏力,但很少会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对于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因此临床上非常容易被忽视。

腔隙性脑梗死往往继发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之后,其发病机制与脑血管的病理改变有关,其中以下3种病理变化是发病关键。

1、大脑动脉血管的退行性改变

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会发生不同程度动脉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其特点是血管发生病理增生,进而导致管壁增厚,血流减少,特别是微动脉的血管影响更为明显,这会导致这些地方的血流非常容易发生闭塞,继而诱发腔隙性脑梗死。

2、血液高凝状态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均会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继而诱发人体内部的凝血机制,导致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流量减少,导致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栓塞,特别对于本身管腔较小的微动脉尤为突出。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脱落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死最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其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不仅可以明显阻塞动脉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其次,动脉粥硬化斑块脱落或者破裂后会形成大量血栓栓子,这些栓子会随着血液流动而分布于各个地方,其中对于管腔狭窄的微动脉威胁极大,非常容易导致微动脉闭塞,引起急性的腔隙性脑梗死,但是这类脑梗死临床症状较为轻微,对于肢体运动、语言功能等影响较小,所以许多人并不会特别注意。

二、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后应该怎么办?

有许多患者询问既然腔隙性脑梗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而且面积又比较小,那发现后是否意味着可以不用管呢?答案是面对腔隙性脑梗死,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虽然大多数患有腔隙性脑梗死的人自身可能并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其发展,这是因为腔隙性脑梗死可能会有这2个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情况。

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异常区域,常见的有基底节底、内囊、丘脑等,发生在这些区域的腔隙性脑梗死大多数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如果放任不管,发生脑梗死的区域有可能增多,少数患者会出现脑桥、放射冠、脑室管膜下区等危险区域的腔隙性脑梗死,这些地方的脑梗死就会导致语言、平衡、肢体协调等多种功能的障碍,因此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后及时干预是关键。

2、继发大血管的梗死

临床上常将腔隙性脑梗死作为可能出现脑部大血管梗死的危险信号,因为存在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往往意味着其大脑动脉血管的状态往往较差,随时可能存在动脉斑块破裂或者血栓闭塞的风险,尤其好发于老年人,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出现腔隙性脑梗死一定要及时进行规范检查,评估大脑血管情况,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控,从而有效预防大面积的脑梗死。

三、科学服用4种药物,有效防治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上针对腔隙性脑梗死,除了需要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外,还要通过药物进行防治,其中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脂稳定斑块药、改善循环药和降同型半胱氨酸药物等4种药物最为常用,但是不同患者需要的 药物组合不同,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1、抗血小板聚集药

抗血小板聚集药是临床上防治腔隙性脑梗死的一线药物,其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血栓形成,最为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类药物,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以减少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的激活,从而降低血液中前列环素和血栓烷等多种凝血因子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临床防治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对于胃肠道具有一定的损伤,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胃溃疡、急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其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肝脏功能损伤,因此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非常重要。

氯吡格雷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本质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其可与血小板上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抑制二磷酸腺苷对于血小板的激活,从而达到明显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滞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氯吡格雷期间可能导致腹痛、反酸等胃肠不适反应;其次,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应该注意是否发生异常的凝血反应,如果出现皮下瘀血、牙龈出血等异常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2、降脂稳定斑块药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因素,因此对于存在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而言,规律口服降脂稳定斑块药物是非常关键的,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第三代他汀类降脂药,临床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可以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从而可以有效保护动脉血管,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并且对于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和缩小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作为防治脑梗死的基础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口服阿托伐他汀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诱发肝酶异常升高,因此长期口服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其次,极少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多表现为突发肌肉酸痛、肾功能减退、肌酸激酶异常增高等,发现这种情况的患者必须立刻停药, 并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对症处理。

3、改善循环药物

改善循环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则之一,适量使用改善头面部循环的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腔隙性脑梗死导致的头疼、头晕等不良症状,常用的就是胞磷胆碱和尼麦角林。

胞磷胆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激活剂,其可以有效改善脑部动脉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同时对于大脑细胞具有营养作用,可以改善大脑细胞的功能,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脑梗死、脑萎缩等疾病的常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胞磷胆碱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有腹痛、腹胀、口干等;其次,长期口服胞磷胆碱后,少数患者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最后,极少数患者服用胞磷胆碱期间会出现椎体系反应,如肢体麻木、肢体震颤等反应,这类患者建议立刻停药。

尼麦角林是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其本质是一种α受体阻滞剂,可以与血管上的α1受体结合,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头面部的血管供血;其次,尼麦角林还具有一定的抗凝、抗血小板的作用,可以辅助预防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尼麦角林可能导致低血压、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其次,尼麦角林还对胃肠道具有一定刺激,导致胃痛、腹痛等临床症状。

4、降同型半胱氨酸药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诱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诱因,因此对于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而言,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基础药物上,还需要联用将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物,其主要是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6。

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6都是促进人体代谢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物,这3种维生素具有相互协调的作用,临床上常将其进行联合使用,临床研究表明这3种维生素联用可以有效促进肾脏对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3种维生素不宜长期服用,并且服用期间一定要注意可能出现腹痛、反酸、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四、总结

随着我国老年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对于生活影响也较小,但是一定要重视对其进行早期的防治,预防其发展成多发性梗死或者大面积梗死;其次,除了控制好基础疾病以外,血小板聚集药、降脂稳定斑块药、改善循环药和降同型半胱氨酸药物等4种药物也是临床防治腔隙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但是不同人群需要的药物不同,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 依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规律服药;最后,每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服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一旦出现立刻向医生进行反应。



4 阅读:1321
评论列表
  • 2023-11-01 22:19

    为什么不用中药去治根本,而是长期依赖于药物,病不能治痊,还把身体其它器脏吃坏了,资本真坏

    憎我亦无妨 回复:
    放屁呢,长了斑块中药也不好用,别把中药说成神药,斑块是溶不掉的,看见公园坐轮椅的老大爷老大妈吗,他们中药还少吃了吗,站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