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已晚!苹果、富士康始料未及,外媒:这就是“脱钩”的代价

百家哓科技 2025-02-24 22:06:22

大家都知道,自从美西方搞芯片断供之后,苹果就成了最大赢家,华为丢掉的高端市场份额几乎全被苹果吃掉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利润一路飙升,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库克嘴上说着感谢中国消费者,行动上却一点不客气。苹果不仅没想着回馈中国市场,反而忙着把生产线搬到印度等地。为了这事,苹果还把欧菲光等十几家中国供应商踢出了“果链”,差点让这些企业活不下去。

数据显示,以前iPhone里中国零部件的比例最高能达到20%,但到了iPhone15,这个比例降到了2%,最新的iPhone16更是低得可怜。就连电池这种配件,现在也交给印度工厂生产了。

富士康作为苹果的“御用工厂”,也跟着凑热闹。短短几年,郭台铭在印度、越南砸了几百亿美元,还计划在2026年前把3000亿产能从中国搬走,摆明了不想再靠中国市场吃饭。

表面上看,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便宜,有点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似乎很适合搞制造业。苹果和富士康显然想复制当年在中国的成功。但现实很打脸,印度的水电、网络、物流这些基础设施差得远,政策也不给力。再加上当地员工素质不高,工厂效率低,产品问题一大堆,什么“镜头里有灰”、“大肠杆菌超标”这种低级错误都能犯。结果,苹果和富士康的口碑差点崩了,很多中国消费者开始抵制他们的产品。

眼看情况不妙,苹果和富士康似乎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了。库克在2024年两次跑到中国,拼命推销iPhone;富士康也突然宣布要在郑州投10亿建总部大楼,不仅想重新搞智能手机代工,还盯上了新能源汽车配件这块大蛋糕。

可惜,时代已经变了,苹果和富士康想回头也难了。2024年1月的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卖得越来越好,苹果却一路下滑,排名掉到了第五。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收入直接跌了11.1%。

富士康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招工挤破头,现在工厂冷冷清清,甚至还出现了“暂停招工一天”的罕见情况。反观比亚迪、立讯精密这些国内代工厂,生意火爆得不行,比亚迪的员工总数都突破100万了。

苹果和富士康这趟印度之旅,不仅没捞到好处,还把中国市场的老本快丢光了。不少外媒都说,这就是想跟中国“脱钩”的代价。中国市场可不是你想走就走、想来就来的地方。

现在的中国制造,早就不是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的“世界工厂”了。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消费市场,还有快速发展的技术,这些都是印度和其他国家比不了的。谁要是小看中国供应链,最后肯定得吃大亏!对此,你们怎么看?

1 阅读:64

百家哓科技

简介:记录最新的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