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斤饼一斤酱肉:郑老屁傍上白景琦,伙食已超过民国时大部分地主

虎威将军 2024-11-25 18:44:44

郑老屁:一顿饼卷肉,吃出的时代真相

谁能想到,一个乡下车夫的伙食,竟然比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地主还奢侈?二斤饼、一斤酱肉,管够吃到饱,而这还只是人家“郑老屁”进府的第一顿饭。那个年代,吃肉是稀罕的“年节待遇”,可郑老屁的日子却像开挂了一样。

一顿饱饭背后的时代困局

民国时期,很多人挨饿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天不帮忙,地不长粮”。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生产力实在太低。别看现代农业亩产上千斤,当年一亩地能打两百斤粮就算丰收。山东的孔府地契上清楚记着,中等田一亩才产一百斤粮,低等田只有七八十斤。

粮食少,吃饭就成了问题。地主靠着占地多,日子能过得宽松点,但小地主撑死也就一百来亩地,养活一家人都够呛。有些小地主种地还得亲自下田,吃的不过是粗粮掺点细粮,想吃肉?过年再说吧。

可偏偏,郑老屁这个靠天吃饭的农民,先是饿死了闺女,后来却在白府吃上了“奢侈套餐”。这反差实在是耐人寻味。

大饼卷酱肉:白府的“日常操作”

郑老屁进白府的第一顿饭,成了经典桥段:二斤热乎乎的烙饼卷上一斤酱肉,三口两口吞下肚,连厨房里的人都看呆了。那场面,不仅是戏剧性十足,更是把当时城乡饮食差距摆在了明面上。

在白府,这种饭菜并不稀罕。别说郑老屁是白七爷的车夫,就连普通下人也能经常吃上肉。白府家大业大,靠经营药材生意暴利惊人。七爷白景琦的名言是:“一百两以下都不算钱。”下人吃点剩菜剩肉,根本不算什么。

可换成乡下的农民或小地主就不一样了。他们养猪是为了卖钱,养鸡是为了换油盐,一年到头只在杀年猪时才能尝几口肉。说白了,肉在那个年代是稀缺资源,只有富裕家庭才能随便吃。

吃不起肉的农民和地主:背后的因果链

1. 粮食稀缺,肉成奢侈品

猪肉为什么那么贵?因为养猪要喂粮食。按照当时的养殖条件,一头猪长到两百多斤得吃四百多斤粮,还得搭上劳力天天喂、清圈。对于农民粮食是命根子,自己都不够吃,哪舍得给猪?

即便是小地主,雇了长工种地,也未必有多余的粮食养猪。即使养了猪,到了年底也不敢自己吃,因为卖猪的钱还要用来买油盐酱醋、置办衣物工具。

这就导致了一个普遍现象:乡下人平时连肉味都闻不着。只有东北那些超级大地主,靠着粮食高产,才有条件实现“肉类自由”。

2. 城乡剪刀差:农民挣钱难

很多人以为,既然乡下人养猪,为什么不直接拿去城里卖钱买肉吃?答案是,买不起。民国时期城镇对乡村的“剪刀差”让农民吃尽了苦头。

比如农民卖一斤苞米只能换一铜元,可买回一点点酒却得花六铜元。再看看当时的物价:一包最便宜的卷烟要十铜元,一斤猪肉更是贵得离谱。农民手头那点余粮,卖了还不够买一顿像样的饭。

中小地主也好不到哪去。供孩子读书、置办衣物都得精打细算。有人算过账,民国时供一个学生一年花销起码要几十亩地的收入。就算是地主,能勉强维持温饱就不错了,吃肉?那是城里人才有的待遇。

3. 城里人为什么能吃肉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乡下人那么穷,为什么城里人能吃肉?答案很简单:城里人不种地,但控制了货币和工业品。

他们用批量生产的商品换农民的粮食,再用粮食养猪、酿酒,最后卖成高价。城里的饭馆、肉铺,都是靠着这种“剪刀差”活得滋润。于是,像郑老屁这样的乡下人,想在白府吃顿饱饭,就得仰仗“天上掉馅饼”的运气。

4. 为什么乡下人不进城?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城里有肉吃,为什么乡下人不搬到城里去?答案是,进城太难了。

一方面,城里的工作岗位有限,想当学徒、进店铺干活,需要人担保、托关系,否则根本没门路。另一方面,乡下人进城意味着放弃土地,可一旦在城里混不下去,回乡连口饭都没有。

所以,大多数乡下人宁愿守着地,过着挨饿的日子,也不愿冒险进城。这种社会流动的难度,几乎把城乡割裂成了两个世界。

郑老屁的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揭开了民国社会的一角。二斤饼、一斤酱肉的背后,是城乡贫富差距的鸿沟,更是生产力低下、资源分配不均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那时候的大宅门,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时代不公的缩影。像郑老屁这样的小人物,靠着偶然的机遇吃上一顿饱饭,成了无数苦难民众遥不可及的梦。

7 阅读:2427
评论列表
  • 2024-11-26 16:27

    一斤粮食是一块出头,一亩水稻除却人工,化肥,农药能剩个一二百块。这四线城市房价是5000左右一平,一瓶一斤装矿泉水是2元。猜猜看农民要多少久才能奔小康?

    神马都是浮云 回复:
    可能吃饱饿不死就算小康吧[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