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寿,想要将门捷列夫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引进中国。可是当徐寿翻译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合适的汉字不够用了。但这个难题,某种意义上,竟然被朱元璋解决了。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名字非常土气,叫朱重八,而他的父亲叫朱五四。之所以这样取名,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是个农民,而是因为在元朝统治时期,民分为四等,汉人身份比较低下,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
等到朱元璋发迹以后,才将名字改为了朱元璋,寓意自己会诛灭元朝。当了皇帝后,朱元璋觉得自己老爹的名字也不能这么土了,于是他将老爹的名字改为朱世珍。
长辈的名字搞定之后,朱元璋又打起了子孙辈名字的主意。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如此多的后代,以后取名肯定会有重复的,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朱元璋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制定一个取名的规则。
儿子们的名字在当皇帝之前就已经起好了,而且用了那么久,再改也不合适。于是他亲自将自己儿子们20世以后的辈分定了下来。
比如太子朱标一系,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而燕王朱棣一系,则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辈分有了,取名也不能随便取,于是他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以后取名要取带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朱元璋的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根据“木生火”,所以孙子辈的要带“火”字旁。比如:朱允炆、朱高炽……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挺好的,五行轮转,生生不息,还能寓示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的传下去。但是这样做有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以五行做偏旁的字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生育能力是无限的。
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朱棣有24个儿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很快朱家族谱里就有了3万多号人。大家都是天皇贵胄,总不能用一样的名字吧,于是为了给这些无限的朱家王爷们取名,各种上古生僻字,凡是带五行偏旁的,全被挖了出来。
更让人为难的是,还得把那些好听的、寓意好的字留给皇子皇孙们,那些关系很远的王爷后代,只能选一些差的字命名。这也是明朝那些皇帝、王爷们的名字为何那么奇怪的原因。
即使这样,也还远远不够老朱家起名的。没有办法,字不够只能造新字了,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诸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安汞、朱在钠、朱成钴、朱成钯等等,一系列好像某种化学物质名称的名字。
按道理这些字应该会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一来的确用不到,二来还是老朱家单纯为了取名创造出来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除了《明史·诸王世表》,其他文献中很少记载这些文字。
但是有一个人却将这些文字视若珍宝,并且还通过他们开启了近代中国化学学科的大门。这个人就是晚清著名的科学家徐寿,他也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1869年,门捷列夫整理制作了元素周期表,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个时期徐寿正在翻译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各种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元素周期表当然也在其中,并且引起了徐寿极大的兴趣。
后来徐寿想要将这些化学元素翻译成中文,在翻译中,他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命名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
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对气体的元素命名,一律用“气”字旁,对非金属非气体的元素的命名,一律用“石”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 “锌”、“氧”、“硅”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但是让徐寿没有想到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实在太多了,他绞尽脑汁都未能凑够能用的字。总不能把一些金属元素叫做“钉”、“钩”、“铲”吧。
直到有一天,他翻开了《明史·诸王世表》,让他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的化学名称。哪怕在他死了之后,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在《明史》里面也能找到两个合适的字怼上。
韩王朱徵钋,于景泰二年(1451年)袭位,永和王朱慎镭,于万历四年(1576年)袭位。他们两个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名字在若干年后会这么出名!
而且不止是金属元素,在有机化学领域,老朱家也占有一席之位。比如临安王朱勤烷、永川王朱悦烯、郑王朱厚烃、定安王朱成鏻等。
虽然是阴差阳错造就的结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朱元璋真是中国化学学科领域的先驱者。所以考化学之前,拜拜朱元璋肯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