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俄乌冲突中左右逢源?普京一句话,让莫迪两个月白忙活了

这个馒头有点馅 2024-09-24 13:35:58

最近,莫迪忙得不亦乐乎,似乎打算在俄乌冲突中好好表现一番。

然而,普京的一句话却让印度的“外交梦”瞬间破灭。印度的外交算盘虽然响亮,但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真的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在本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主动谈及俄乌冲突,并表示尊重那些“真心解决俄乌冲突的朋友与合作伙伴”。这句话乍一听很友善,但细细品味后,实则蕴含深意。

他点名了三个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似乎给出了一个不太隐晦的“外交排行”。毫无悬念,中国排在首位,巴西紧随其后,而印度,只能位居第三。

中国排名第一并不令人意外。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平解决冲突,李辉特使的四轮外交穿梭欧洲,中国凭借长期的俄中友谊以及冷静务实的外交立场,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尊重。

而印度呢?连巴西都比不上,这显然让印度心里不是滋味。

在7月8日,莫迪出人意料地访问莫斯科,成为了他五年来的首次俄罗斯之行。此举瞬间点燃了国际外交圈的猜测:莫迪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一时间点尤为敏感,尤其是在莫迪拒绝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峰会的背景下。这次访问并非单纯的外交寒暄,印度显然有其自己的打算。

紧接着,印度在2024年的上合峰会上又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提议——建议将英语作为上合组织的官方语言。要知道,英语并非印度的本土语言,却是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

为何印度选择“英语”而非印地语或泰米尔语?很明显,这是印度向西方靠拢的信号。莫迪似乎试图通过这一“语言外交”寻求更多与西方的共同点,强化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

与此同时,莫迪又在不到两个月后飞往乌克兰,与泽连斯基来了个热情拥抱,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更有意思的是,莫迪自荐充当俄乌之间的“传话筒”,还主动提出印度愿意主持一场和平峰会。这一招表面上看似乎非常聪明,既不彻底得罪俄罗斯,又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喝彩。

然而,真正的挑战随即而来。乌克兰军队在8月发起反攻,局势变得对俄罗斯不利。这让莫迪必须重新评估他在这场外交博弈中的站位。到底是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还是向乌克兰和西方进一步靠拢?

今年6月,印度在瑞士举办了一场和平峰会,但却拒绝签署乌克兰提出的联合声明。这一举动无疑让泽连斯基大为失望。印度想在这场国际冲突中扮演“调停人”的角色,但实际上却成了“和稀泥”的代表。印度不想得罪任何一方,既想保住与俄罗斯的关系,又不愿与西方和乌克兰翻脸。

正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所言,俄方对印度在推动俄乌和谈上的期望并不高。尽管印度可以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自由沟通,利用其影响力推动和平进程,但目前缺乏真正的和谈前提条件。

换句话说,俄罗斯并不指望印度能做出实质性贡献,更看重的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是否能保持中立并扮演好“调解员”的角色。

这种暧昧不清的立场,最终让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巴西则在今年5月与中国联合提出了关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六点共识,得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支持。巴西的果断行动显然更具国际影响力,而印度似乎在这场外交比拼中败下阵来。

普京在讲话中将中国放在首位,绝非“随口一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平与合作的努力显而易见。同一天,中国与53个非洲国家联合签署的宣言,公开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

这样的国际合作与共识,恐怕只有中国才能做到。而印度,尽管野心勃勃,但在国际舞台上要真正超越中国和巴西,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表面上看,印度试图通过频繁的外交举动展现其“大国风范”,但实质上,它更像是一个夹在大国之间的调停者,既不愿彻底站队,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真正主导局势。印度的外交动作频繁,但缺乏实际的战略深度,这让它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显得尴尬。

最终,印度的“大国梦”更像是一场未完成的拼图,缺少关键的战略方向。它在俄乌冲突中的斡旋角色,也只是“和稀泥”的外交艺术。虽然莫迪试图以平衡术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但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然有待观察。

莫迪的“外交魔术”或许可以耍一耍,但如果不找到正确的“魔术棒”,印度的“大国梦”恐怕还是只能停留在梦里。

2 阅读: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