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华后立场突变,西方激烈反应,美议员威胁将撤回驻欧美军

良生侃国际 2023-04-12 14:08:28

马克龙在离开中国的专机上接受采访,几个论点让西方产生了应激反应,那么马克龙到底说了什么呢?

前几日,马克龙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高规格接待,并且达成大量成果,签订一系列商业合作协议,既包括飞机大单也包括造船订单。

这些订单充分体现了双方的互利合作,中国购买空客公司的客机,法国则购买中国制造的商业船舶,将互利共赢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

空中客车的四大主要机型

同时,双方在俄乌冲突以及相关国际问题上交换了意见,可谓是相谈甚欢,对不同观点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

但是,在美国对中国进行围堵的大趋势之下,马克龙的行为并不受到西方的待见,于是在西方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冷言冷语,称马克龙的访华毫无意义之类。

西方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俄乌冲突上,似乎只要马克龙访华没有达成令俄乌冲突立即停止的效果,就是失败,这无疑是要刻意贬低这次访问的价值。

但是西方的操弄也仅此而已,中法双方的合作已经敲定,未来走向将向着更加紧密的双边合作前进。

不过,原本认为访问结束,事情便告一段落,但是没想到其后发生的事情,让西方媒体反应更加激烈。

马克龙在返程的专机上接受了媒体采访,而就是这次采访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采访中,马克龙的几个论点让西方世界许多人坐立难安,甚至产生了应激反应,开始胡言乱语。

那么马克龙到底说了什么呢?总结如下:

第一点:关于中国台湾,马克龙明确表示,其是中国内政,与欧洲无关,欧盟不应跟随美国的脚步激化局势,并且反问,局势激化对于欧洲有什么好处呢?

要知道,这与西方世界目前的论述完全相反。在美国的渲染和引导下,美欧等国将中国内政国际化,竭力进行渲染和干预,以此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筹码。

参与“战备警巡”的J10战机进行空中加油

而马克龙的论点,完全颠覆了美国的所有谎言基础。

其次,马克龙表示欧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主权,而不应当随美国起舞,并且认为欧盟之所以没有自主权,是因为恐惧,认为没有美国的保护欧洲就会受到伤害,但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过于跟随美国的政策,结果导致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反而受到伤害。

换句话说,要想不被伤害,必须克服恐惧,脱离美国,获得自己独立的自主权。

美军斯图尔特堡装甲旅前往欧洲,增援已经驻扎在欧洲的8万名美军士兵

这一点更加戳到了美国的痛处,甚至让许多欧洲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因为欧洲从二战以后就在美国的权威的笼罩之下,欧洲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对于马克龙的清醒论断,一时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觉得马克龙的观点惊世骇俗,接受困难。

马克龙的以上两点论述,都对美欧部分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这一点从他们的激烈反应中就可以看出来。

欧盟外交代表何塞普·博雷尔本周访华,被认为要表现欧洲“团结”

西方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文,将马克龙一顿训斥,主要批评集中在以下几点。

其一,认为马克龙破坏了欧洲的团结,令欧盟对外态度产生分裂;

其次,认为马克龙的质疑美国的言论,会破坏欧美关系,对欧洲造成伤害;

第三点,认为马克龙的话不代表欧洲,“与整个欧洲立法机构及其他国家的感觉严重不一致”。

西方媒体反应之强烈,充分说明了马克龙的正确,因为他们感到了恐惧。由于从心理和现实层面长期处于美国的压制之下,欧洲已经形成了自我钳制和审查,一旦出现了质疑美国的声音,便感到不适应和无所适从。

马克龙演讲现场的抗议者

而美国方面的反应更加典型。美国著名“仇中”议员卢比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痛斥马克龙,质问其是否代表欧洲,并且要求马克龙给尽快给出一个答复,言下之意,要马克龙给出一个交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甚至声称美国“正在为一场欧洲战争花费大量纳税人的钱”,并且公开威胁,如果马克龙是这样的观点,美国将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并且撤出驻欧洲的美国军队。

美国议员马可.卢比奥

卢比奥的发言表现出极度的自大和傲慢,在他眼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驻欧洲的美国军队都是对欧盟的施舍,自我感动到将自己的霸权手段视作是一种恩赐。

那么,马克龙会作何反应?

根据最新的报道,马克龙正在荷兰进行访问,其非但没有改变他的说法,反而继续强调,应该建立欧洲独立自主的能力。

另外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西方媒体试图营造出一种马克龙在整个欧洲都受到批评和谴责的氛围,但是仔细看他们的报道,事实并非如此。

欧洲议会

美国媒体“政客”的文章渲染,马克龙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但是文章中最后只提到“来自欧盟国家立法机构的十五名议员”,要知道,欧盟国家的议员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名。而在这十五名议员中,来自法国的只有一名,来自欧洲议会的只有三名,另外还有十三名英国议员。

可见主要的反对声音还是来自于美国的“跟班”英国,其他欧盟国家的反对音量极为有限。

英国一直充当美国在欧洲地区的代理人

其实德国对于马克龙的论点是有清醒认识的,只是看破不说破,这从舒尔茨此前访华时的公开表态中就能看出端倪,早在今年2月份访华时,舒尔茨便明确表示:德国不能与中国脱钩。

因此,欧洲未来的走向值得继续关注,但是马克龙已经打响了第一枪。

法国作为一个骄傲的欧洲大国,有着戴高乐主义传统,秉持的理念是:法兰西必须成为独立自主强权,经济、军事、外交不可过度依附于某个国家,此三大领域必须保留独立的体系和影响力,以备有朝一日,看似友好的国家做出与法国利益不合的决策时,法国有翻脸的本钱,不会受制于人。

被誉为“法国最后的英雄”戴高乐

现在的法国,明显想要再次高举戴高乐主义旗帜。

要知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是戴高乐带头戳破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假象,从美国赎回黄金,导致出现美元危机,对美国的霸权造成了严重伤害。

今天的法国,重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将成为世界从美国霸权转向多极体系的重要推手之一,在此立场上,中法合作有着比经济合作更加深远的意义,远不止几架飞机和几艘船舶那么简单。

3 阅读:382
评论列表
  • 2023-04-12 17:53

    反正法系汽车起不来,黑黑黑黑嘿

良生侃国际

简介:每日国际新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