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赤晚
编辑| 赤晚
1994年,安徽齐云山县岩脚村的女子汪美红成了一名挑夫,每天都要挑着100多斤重的货物往返山间。
她很累,汗水总是能浸湿后背。
可家中三个孩子嗷嗷待哺,不挣钱就没有饭吃,更何况她还想要将他们送去学校。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她这一挑就是19年,成了附近闻名的唯一女挑夫,只不过这名声却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村里流言满天飞,在其登上央视舞台、获得连番荣誉后更甚,被排挤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
挑夫被迫上线
1963年,汪美红出生在安徽省齐云山县岩脚村的一户人家,靠山吃山,家里并不富裕。
她在高中毕业后便开始找婆家,习俗如此并未反抗。
嫁人生子过得平常,可随着大儿子的出生,一家人的脸上总是喜洋洋,希望就此扎根生长。
可是很快,汪美红就发现自家孩子与旁人不同,眼睛总是闭着,且肤色和毛发都要比一般人要浅淡。
初为人母她不敢放松心神,就此在丈夫的陪同下抱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先天性白化病和先天性双目失明。
这个答案任谁听来都要傻,孩子还小,一辈子却好像结束了。
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婆婆心生不满,邻里谈论汪美红是不祥之人,以后都要避着走。
她根本不在意这些流言,一心都在照顾大儿子身上,同时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要二胎的事宜。
事情发展的很顺利,汪美红随后生下了一对健康的龙凤胎,一家五口虽然过得拮据,但很是圆满。
其丈夫在外起早贪黑的打渔换钱,一着不慎在1994年没能回来,全家阴云笼罩,背后中枪。
汪美红的婆婆本就看她不惯,此时更是将儿子的死怪在她身上,克夫克子,定是坏事做尽的报应。
一番折腾足足欠下千元外债,3名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四岁,小的两岁,有人劝她改嫁,可谁能容忍这么多“拖油瓶”。
汪美红心中打消了这个念头,开始找挣钱的活计。
时值有招聘挑夫的公告,一百斤的活送到便可以挣四块五,不需要多深的学问,就需要胆识和一把子力气。
通常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都是男人上场,可汪美红没有选择,扁担放在肩上,晃了又晃。
只有坚持,坚持到最后便有钱拿,哪怕肩膀被磨出了血泡,晚上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
齐云山7公里山路,就有3700多个台阶,来回往返最快也要3个小时,汪美红不敢停下。
为保孩子安全,出门前都会将他们用绳子拴上,下班回家喂饭、浆洗,顶着明晃晃的月光望天亮。
周而复始没有尽头,直到家里的外债还完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但家庭教育也疏忽不得。
大儿子身有残疾必须鼓励,每每将励志故事讲给他听。
小的龙凤胎只管好好学习,无需操心钱财这都是大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可看着她这么累,总归心疼。
从记事起便力所能及的学会了做家务,种种行为都令汪美红感动不已,自己的孩子越看越懂事。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在之后顺利考取了安徽省重点大学,前途有望。
流言满天难办
在汪美红持续的鼓励下,2011年其大儿子在上海一家盲人按摩店找到了工作,足以养活自己。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她当挑夫不知不觉也已经过了好多年,50扁担用坏,120双鞋磨破,手脚都是老茧。
只要她趁着年轻再多干几年,挣得学费一切都好办。
但时不我待,随着景区不断开发建设,齐云山公路在2013年就要通车,挑夫这一职业就要被时代所淘汰。
可龙凤胎的学费要怎么办,她开始趁着最后的节点从山下挑矿泉水到山上卖,但也不算是长久之计。
在此期间,婆婆从来不曾过问,汪美红的不解释令村民对那些传言更是信以为真。
就在其一筹莫展之际,有记者找到了她表明有人愿意资助两个孩子上学,但无功不受禄。
两个人未免负担太大,一个就好。
可资助者打定了主意,早前就有媒体对汪美红进行了采访,知道其做挑夫19年后心生敬佩。
如此伟大的母亲就该成为榜样,前来齐云山的游客都会特地来买她的水,并要求合照。
“安徽好人”的身份为汪美红增添了不少光彩,可随之村里的闲话传的越来越过分。
“她要是都能算好人,那就没有坏人了!”
人的思维认知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汪美红登上央视的舞台后,或羡慕、或嫉妒的声音此起彼伏。
官方认证的伟大母亲,知道其事迹的人变得更多,很多人来齐云山就是奔着她来的。
当时接受采访,有慈善家一口气拿出来30万元用以资助同汪美红一样的贫困母亲。
消息被村民从电视上获悉,随之愈发排挤他们一家人。
有钱了还扮可怜样,大家都以为这笔钱进了汪美红一个人的口袋,解释被说欲盖弥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汪美红没有再多费口舌。
一对龙凤胎在大学里认真求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有能力想要将她接走,却遭到了婉拒。
怕给孩子们添麻烦是真的,不想走出大山也是真的。
汪美红这将近大半辈子的时光都与齐云山有关,不想动了,纵使有流言纷纷,她亦自在清明。
她的声名早已传至外界,不外乎带动了当地景区经济,在有关部门的照顾下,其在山脚开了一间茶馆。
有剧院将她的故事搬上了大荧幕,正能量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汪美红也算是熬出了头。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挑山19年把龙凤胎送进重点大学,她却被全村人骂“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