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央军委下令精简整编军队,计划将成都军区并入昆明军区,成都军区领导干部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抵触情绪。
就在众人纷纷发牢骚时,军区最高领导下达了一条严令:
“部队整编以前,秩序和作风不能乱,工作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下达这条严令的人正是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彼时的王诚汉虽然已经68岁,但是依然保持着革命年代的党性。

在给中央军委的回信中,王诚汉明确表示坚决支持中央的决定,同时还根据西南地区的国防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根据王诚汉的建议,中央军委权衡一番过后,最终决定将昆明军区成都军区,可惜王诚汉要面临离休的结局。
王诚汉13岁参加红军,大半生都在军队中工作,就这样突然离开军队,王诚汉心中满是不舍,中央考虑到王诚汉工作能力强,又重新启用了王诚汉,让王诚汉出任军事科学院政委。
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命,王诚汉迅速调整好状态,再一次以革命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上任就开始搞调查研究。
王诚汉拖着年迈的身体,三番五次到院内机关和研究室调查,听取工作人员的汇报,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军事科学院的状况。
时值改革开放关键期,为了深化中央军委的指示,王诚汉表示要对科研工作进行“改革开放”,中央对此极为重视。

没过多久,中央就王诚汉的提议下达了“3.28指示”,要求军事科学院进行开放式研究,由此打开了军事科学工作的新局面。
王诚汉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胆大心细,既有改革的魄力,又有开展和落实具体工作的能力。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王诚汉就在成都军区推行了全新的军事训练方法,创造了军事训练新高潮。
王诚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带领军事科学院干部推动改革,制定管理规定,为军事科学院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正是由于王诚汉的努力,干部“四化”方针才得以在军事科学院贯彻,军事科学院领导班子的素养获得极大提升。

在王诚汉看来,新的的军事科学院既要通过规定的考核,又要结合民主推荐机制,只有这样才符合改革的需求。
为此,王诚汉先后两次调整军事科学院领导班子,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充分将军事科学院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王诚汉主政军事科学院的五年时间里,军事科学院内部思想活跃,科研人员在多个领域展开开放式研究,先后创造了多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军事科学院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在抓军事科研工作的同时,王诚汉还化身为“后勤部长”,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状况,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
王诚汉领导修建了科研中心和职工宿舍楼等建筑,还经常自掏腰包贴补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可以安心完成科研任务。
1988年时,71岁的王诚汉被授予上将军衔,继续领导军事科学院改革开放,直到1990年才退居二线。

晚年的王诚汉专注于撰写回忆录,其中包含大量关于军队建设的宝贵经验,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2009年,王诚汉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这位操劳一生的革命功臣走完了光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