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搞不定,普京提出新方案,193个国家或“共管”乌克兰

兵兵武器 2025-04-04 01:27:24

俄乌停战在3月下旬又陷入了“停滞区”,因为现在有两个关键问题难以谈拢:其一是领土问题,原本泽连斯基已经准备接受“割地”的现实,在1月份告诉媒体意识到夺回土地不可能;但在欧洲决定出钱援助乌克兰打下去,美国又“改口”声称俄乌边界未定之后,乌克兰也换了口风,决定不承认现存的边界。第二个问题是停战后到底谁来管理漫长的停火线问题,乌克兰要求欧洲法国、英国为首的军队,但普京坚决不予同意。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作为“谈判核心”也开始摇摆了。美国媒体形容:特朗普将商业谈判经验生硬移植到国际地缘博弈中,试图通过"交易式外交"快速达成停火协议。其核心策略包括:要求乌克兰割让乌东四州以换取俄罗斯停火,默许俄方对北约东扩的安全关切,并承诺推动西方解除对俄制裁。这种以利益交换为核心的调解模式,本质上是将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与战略安全需求简化为可交易的筹码。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商业交易范畴,乌克兰将领土问题视为国家存亡的红线,对“筹码”一点都不关心。

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表示,希望能将乌克兰交给联合国托管。现在各方与美国、欧洲以及俄盟友共同讨论在乌克兰实行临时管理的可能性,以便在乌克兰举行民主选举。普京表态称,他不再信任欧洲国家,欧洲企图“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俄罗斯不想因为信任所谓的合作伙伴而犯错。联合国191个国家可以作为“公平处理的场所”。总而言之,需要联合国介入处理乌克兰问题,对于各方来说都是很好的出路。

但事实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制度使任何实质性决议均需大国共识,而美、英、法与俄罗斯在此问题上立场对立。即使提案进入联合国框架,托管区的军事部署、行政权限划分等关键问题仍可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议。历史经验表明,联合国在科索沃、东斯拉沃尼亚等地的托管实践虽短期缓和局势,但长期引发主权争议,超半数成员国至今不承认科索沃独立,这为乌克兰方案提供了前车之鉴。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国家普遍认为,普京的提案核心在于通过联合国托管实现双重目标:一是将俄军控制的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法理地位悬置,以“主权让渡”形式架空乌克兰宪法对领土完整的主张;二是利用托管期的时间窗口,通过政治操作推动亲俄政权的建立,为最终领土整合创造条件。中国的立场成为潜在变量。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原则,强调尊重《联合国宪章》中的领土完整与主权平等。对于普京的提案,中国既未追随西方制裁俄罗斯,也未公开支持托管方案,而是呼吁通过多边外交推动局势缓和。

0 阅读:0

兵兵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