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队大胜星锐二年级!仅靠陈国豪曲笑宇,段昂君+众人打铁

盛佳颖阿 2025-03-04 09:33:01

北京时间三月一号那天看了星锐二年级打大学生联队,一场真的挺让人扎心的比赛,说实话这帮二年级球员居然又输了,跟去年一样,明明有潜力但就是打不过那些大学生,可能还是经验问题吧,真不知道他们下次能不能赢。

那个陈国豪打得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北控球员平时也没有多少人关注,但今天这个数据绝对是全场最亮眼的存在,13中8的投篮命中率,拿下18分14个篮板,简直就是二年级球员里的明星,他的篮下终结和篮板保护意识都超出了同龄人很多,而且感觉他的移动速度和对抗性都有明显提升,记得上赛季他在北控打得也不算多,但这次真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俱乐部的重要一员。

他的防守端表现也相当不错,几次关键时刻的盖帽和抢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有些时候会因为过于激进而犯规,但总体来说他的防守态度和意识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篮板球的保护上做得相当出色,毕竟14个篮板对于他这个位置来说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还有一点就是他的传球视野也在不断提升,几次妙传队友创造了不错的得分机会,只可惜队友没能把握住。

回想起之前陈国豪在青年队时期,确实是被认为有潜力的球员之一,但很少有人想到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身体对抗和技术细节上的提升,让人不禁期待他的未来,北控这支球队近年来在选材上其实是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的,不贪大求全,而是注重球员的特点和潜力,陈国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他那种不服输的态度,即使球队落后,他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积极性,这一点是很多年轻球员所缺乏的,也许是因为在北控这样的球队,比赛机会不是那么多,所以他格外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渴望证明自己的心态反而让他打得更加放松和自信。

我之前看过陈国豪在青年联赛中的比赛,那时候他的技术还比较粗糙,投篮命中率也不是很稳定,但他一直都有着不错的篮板球嗅觉,这一点在今天的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个篮板球真的是非常惊人的数据,尤其是在对阵那些同样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球员时,能够抢下这么多篮板,证明他的篮板球技术和意识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陈国豪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和进步速度,我觉得他未来在CBA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现在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比赛经验和更多的信任,希望北控俱乐部能够给他更多的上场时间,让他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因为只有实战才能让球员真正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比赛理解力。

此外,陈国豪的防守意识和态度也是值得称赞的,虽然他的身高和臂展在同位置球员中并不占优势,但他通过积极的移动和预判,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防守转换中的表现,几次快速回防成功化解了对手的快攻机会,这样的防守意识和责任感是很多年轻球员所缺乏的。

总的来说,陈国豪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是星锐二年级球员中最亮眼的一个,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也给球迷和教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中国篮球的新星之一。

看那个最后阶段真的让人揪心,好不容易段昂君连续得分把比分差距缩小了,但马上就是一连串的低级失误,那种感觉就像眼看着希望又被自己掐灭了一样,真的很让人郁闷,明明有机会翻盘的,就是这些细节问题没处理好,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原因,好像一到关键时刻就容易手抖。

那个时候场上的氛围其实已经很好了,球迷们都在为二年级队加油,感觉他们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防守端的强度也明显提升了,可惜就是进攻端的执行力出了问题,几次关键球的处理太过草率,没有耐心去寻找更好的出手机会,反而是随便投了几个强行三分,命中率自然不会高,这也让前面的努力功亏一篑。

还有就是那几次传球失误真的很致命,特别是在场边附近的那次,简直就是把球往对方怀里送,大学生联队的防守确实很有针对性,他们很清楚星锐二年级队的弱点在哪里,所以在关键时刻加强了对持球人的逼抢,二年级队缺乏经验,自然就容易在压力下出现失误。

其实从整场比赛来看,星锐二年级队在进攻端的组织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后卫,导致进攻显得非常随意,很多时候都是单打独斗,缺乏团队配合,这在末节追分阶段尤其明显,几次急于追分的情况下,球员们似乎更愿意自己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团队合作。

林彦廷在这方面其实是有些让人失望的,作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球员,他在组织方面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几次关键传球都出现了问题,对于比赛节奏的把控也不够老练,这也许是他需要在未来重点提升的地方,毕竟一个优秀的后卫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要有出色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末节那几分钟的比赛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能够把握住那几次机会,将比分继续缩小,甚至反超对手,可能比赛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但遗憾的是,二年级队在这个关键时刻显得过于急躁,没有保持冷静和耐心,这也是年轻球员常见的问题,在压力下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策。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在落后的情况下发起反击,本身就说明这支球队还是有一定韧性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比分落后就放弃比赛,而是顽强地进行了反扑,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执行力和经验上还有所欠缺,这也是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比赛来积累和提高的地方。

总的来说,末节的追分过程既让人看到了希望,又带来了失望,这也许就是年轻球员的成长过程,他们需要经历这样的挫折和教训,才能在未来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希望他们能够从这场比赛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下一次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这个段昂君的打法是真没法说了,好几次队友空位不传,自己非要强行单打,16投5中这个效率是真的惨不忍睹啊,虽然最后阶段是他连续得分带动了追分,可是整场比赛下来这个数据说实话真的挺尴尬的,关键是他还是国家队级别的球员啊,本应该是球队的领袖才对,却反而成了球队进攻端最大的漏洞之一。

看他打球总感觉像是在证明什么一样,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球队核心似的,每次拿球都要自己解决,很少有传导球寻找更好机会的意识,这样的打法在青年比赛中可能还行,但是在更高水平的比赛中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防守强度和对抗性都会更高,单纯依靠个人能力很难取得高效率的得分。

段昂君的问题不仅仅是球风的问题,更多的是心态和认知的问题,他似乎过于看重个人数据和表现,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利益,这种心态在年轻球员中很常见,都想通过个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这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篮球终究是一项团队运动,个人再强也很难独自带队取胜。

说起来他在国家队其实也不是什么核心角色,更多的是作为轮换球员出场,但在这支星锐二年级队中,他似乎觉得自己应该挑起大梁,承担更多的进攻责任,这种想法本身没错,但方式方法上确实有很大问题,强行单打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自己手感不佳的情况下,更应该寻求其他方式来帮助球队。

有几次他的持球单打真的是让人看得很着急,明明队友已经跑出空位,他却视而不见,继续自己强攻,结果不仅没有得分,还浪费了队友的跑位和球队的进攻机会,这种球风在任何级别的比赛中都是不被提倡的,更不用说在强调团队配合的现代篮球中了。

段昂君的身体条件和技术能力其实是不错的,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打法和心态,相信他会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和高效的球员,毕竟他已经有过国家队的经历,理应比其他年轻球员更加成熟和理性,希望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未来的比赛中有所改变和提高。

我注意到段昂君在末节的几次进攻中,确实有所改变,开始更多地寻求与队友的配合,结果效果也确实不错,帮助球队缩小了分差,这也说明了团队篮球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多地考虑团队因素,而不是一味地个人英雄主义。

说到底,段昂君的问题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很多年轻球员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过于注重个人表现而忽视团队利益,但真正优秀的球员最终都会认识到,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希望段昂君也能够尽快完成这一成长过程,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和成熟的球员。

林彦廷打一号位简直就是场上最大的短板,看得人真是着急,传球视野不行、控球能力一般、防守还差,这比赛基本上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卫在打,感觉球队进攻完全没有章法,全靠自己打自己的,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打得过配合默契的大学生联队呢,真是让人无奈地摇头。

记得去年好像也是这个问题,组织端的薄弱导致整个队伍的进攻效率不高,很多时候球员们都不知道该怎么配合,只能各自为战,这样的打法在面对有组织有纪律的对手时,自然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这也是为什么两年连续输给大学生联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林彦廷确实是被寄予厚望的球员,但从这场比赛来看,他在一号位上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几次关键传球都出现了失误,对于比赛节奏的把控也不够老练,这让整个球队的进攻显得非常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战术体系,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也反映出了我们青训体系的一些问题,似乎没有培养出足够多优秀的控球后卫,这个位置一直是我们的短板,不仅仅是在青年队,在成年队中也是如此,缺乏那种既有组织能力又有得分能力的全能型控卫,这也是我们在国际赛场上经常处于劣势的原因之一。

林彦廷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多的是对于比赛的理解和阅读能力,一个优秀的控球后卫应该能够根据场上的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决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自己进攻,什么时候应该组织队友,而林彦廷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也许教练组应该考虑改变战术打法,既然没有一个合格的组织后卫,那么可以尝试多核心轮转的进攻方式,让不同的球员轮流承担组织重任,这样也能减轻单个球员的压力,同时增加进攻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方式在某些NBA球队中也有成功的先例。

不过话说回来,组织后卫的培养确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青少年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球员的传球视野、比赛阅读能力和决策能力,而不仅仅是投篮和得分能力,这可能需要我们的青训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在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控球后卫。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再次暴露出了我们在组织后卫位置上的短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加强这个位置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希望林彦廷等年轻球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成为更加全面和优秀的球员。

这帮大学生队员打得是真不赖,比起那些二年级队的小伙子整体性强多了,上半场就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局势,看球星锐二级队的球员们一个个都是懵的,你说这帮大学生平时都在学校里上课打球训练,怎么配合得这么好呢,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特殊训练方法啊。

大学生联队之所以能够连续两年击败星锐队,其实也说明了他们的实力和潜力是不容小觑的,很多人可能会忽视大学生球员的水平,认为他们比不上职业联赛的球员,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球员同样有着不错的天赋和基本功,再加上他们平时在校队中的严格训练和系统性指导,使得他们在团队配合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我注意到大学生联队在攻防转换和战术执行上都显得非常流畅,他们似乎对彼此的打法和习惯都有着深入的了解,这种默契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建立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合作和训练才能达到的,这也许是他们能够战胜星锐二年级队的关键所在。

另外,大学生联队的球员虽然可能在身体条件和个人技术上略逊于一些职业球员,但他们在比赛态度和专注度上却丝毫不逊色,他们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比赛中,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他们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反映出了我们的职业联赛和大学篮球之间的一些差距,特别是在团队篮球和基本功训练方面,大学篮球似乎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而职业联赛则可能更加倾向于个人能力的发挥,这种差异也值得我们深思。

此外,大学生联队的教练指导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战术安排和临场调整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在针对星锐二年级队的弱点方面,制定了有效的防守策略,这也充分显示了他们的专业性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大学生联队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团队篮球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即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团队的配合,达到相对较高的竞技水平,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够促进职业联赛和大学篮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提高我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为中国篮球的发展做出贡献。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