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际升级为擎,以场景创新为锚,华为携手伙伴共建品智联接

申耀的科技观察 2025-04-16 16:18:22

毫无疑问,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加速推动千行万业的数智化转型,并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标尺,而随着今年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更加速了行业从“参数比拼”向“价值创造”的重构,这种转变对数智基础设施中的运力、算力、存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此前发布的《中国运力发展报告(2024年)》,也揭示了整个产业未来演进的“新图景”:在“网络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通过算网融合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及智算产业体系构建,推动了智算产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当前,构建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底座,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成为了支撑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新一轮浪潮重构中,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展现出强劲动能,2024年实现25%的增长,其中数通业务的表现突出,通过全场景Wi-Fi 7高品质网络部署、面向智能算力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基于IPv6+和SRv6的广域应用体系的构建,以及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数通业务线实现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

展望未来,AI和大模型对企业数智化转型将带来全面的重构,而在此过程中,网络作为不可或缺的联接底座,也必将随着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深入而亟待升级。

华为中国政企数通总经理李武东

对此,华为中国政企数通总经理李武东,日前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举办期间接受采访时强调表示:“接下来,华为将充分发挥智能化、可信赖、高品质的价值优势,携手广大合作伙伴与客户,打通海量数据与泛在智能,共建品智联接,共赢数智未来。”

01.

坚实AI网络底座为行业“谋创新”

可以看到,近期行业客户加速部署DeepSeek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了“指数级”增长,使得基础设施底座升级迭代的压力骤增,原因在于采用传统的线性扩容模式难以应对大模型高并发、低时延场景下的推理需求,成为横亘在企业数智化转型道路上的关键难题。

也正因此,如何将DeepSeek的能力实实在在地落地到行业场景中,如何实现数智基础设施从传统的“通算”向“智算”的转变,仍然是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双方之间还需要架设一座全新的“桥梁”。

在李武东看来,DeepSeek的技术创新正在重构算力空间格局,传统“算力高地”与其他区域市场“算力平地”的鸿沟正被技术革新填平,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维度:通过开源架构与本地化部署确保政企数据安全;单/双机即可运行满血版671B大模型的技术突破,更将AI应用门槛降至新低;此外,其灵活的扩展性也激发了市场需求的梯次释放——从单机、双机到四机、八机的渐进式扩容方式,重新定义了智算中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逻辑。

为应对全新的市场需求,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自春节复工以来快速推出系列DeepSeek适配方案,助力众多企业DeepSeek商用部署,不仅实现了AI技术到产业应用的快速转化,也沉淀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智算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具体而言:

一是,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轻量化组网需求推出XH9210星河系列交换机,以32端口400Gbps的超强吞吐能力,实现机房空间占用率与能耗双降;即将发布的全自主创新的51.2T交换机还突破性实现128 *400G/64 *800G的端口密度,配合400G/800G高速光模块,可支撑超大规模智算中心网络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光模块核心质量指标方面,华为通过技术创新将产品失效率控制在4‰以内,较行业平均水平的8‰-9‰具有显著优势,这其中就包括了几个核心技术,如抗污技术,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性;严苛的温循质量检测,确保极端工况下仍可实现可持续运行等等。”李武东说。

二是,在解决方案方面,华为依托十余年数据中心SDN网络建设的技术积淀,针对传统智算中心集群架构存在的三大核心挑战——异构业务部署复杂度高、跨域流量动态失衡、故障根因定位周期长等问题,进行了创新性技术升级,通过SDN控制器和AI业务调度平台的对接,实现网络资源与算力需求的实时动态匹配;NSLB网络级负载均衡算法,形成智能流量调度能力;Fabric-Insight分析器将故障根因直接定位到光模块的脏污程度检测等。

三是,在安全防护层面,随着大模型技术在企业级场景的规模化部署,安全防护领域也面临两大核心挑战,即企业需严格保障商业秘密及敏感数据安全,核心业务数据需与公网环境物理隔离;此外,当前网络攻击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趋势,新型数据安全威胁持续升级,企业安全运维体系面临严峻考验。针对这些痛点,华为新上市的XH6655推理防火墙解决方案,就专为大模型推理场景设计,集成DDoS攻击防护、大模型威胁防御、提示词攻击拦截及敏感信息防泄露等多重防护机制,既能有效防护推理相关安全风险,也全面满足国家的合规要求。

不难看出,面对智算中心集群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带宽激增、性能跃升、架构可靠性等挑战,华为也与时俱进的通过“产品创新+软件优化+安全防护”的组合拳,持续巩固自身在智算中心网络领域的领先地位,为AI新时代构建了坚实的网络底座,并加速实现了“算力平权”的落地。

02.

抢抓代际升级为客户“谋未来”

正所谓“比趋势更重要的是趋势的变化”,华为也深谙把握趋势变化方能制胜未来之道,积极抢抓网络代际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市场,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园区网络、建设超宽智能的广域网络、构筑全域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全方位赋能政企客户数智化转型升级。

李武东表示,当前,整个网络正经历着一次全面的技术代际“跃迁”。其中,在园区网络,Wi-Fi 6向Wi-Fi 7的升级正在重构无线接入能力;在智算中心,“通算”向“智算”的转型正加速推进;在协议创新层面,IPv6+技术体系正经历从2.0到3.0的迭代演进,同时云网安融合也催生出了“SASE”的成熟落地,这些技术代际升级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可以说为华为开辟了广阔的增量市场空间,而在2025年,华为也会持续将代际升级转化为更多的商业落地价值。

首先,在高品质园区领域,可以说Wi-Fi 7的技术参数已足够亮眼,从速率、带宽到时延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直到2024年其规模化商用进程才全面提速,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临门一脚”——即场景化创新对技术价值的转化作用。华为与高校的合作落地案例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在某个高校的毕业典礼中,通过Wi-Fi 7支撑的万人级实时交互系统,师生扫码即可生成个人专属的“校园时光档案”,就实现了从简单的毕业仪式到沉浸式体验的跨越;更令人触动的是另一个高校的紧急救援案例,通过Wi-Fi 7的精准设备定位能力,校方成功在图书馆定位失联的博士生,技术在此刻不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守护生命的温度。

“正因为抓住了行业用户最为关注的场景创新需求,2024年华为在Wi-Fi 7的推广方面确实是走的比较快的。无论是款型,还是供应的上量,以及市场份额和新发货数量,可以说都为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园区网络品智联接底座。”李武东说。当前,华为围绕园区场景的需求已推出了多款Wi-Fi 7产品,而今年将主攻特殊场景和专用场景,如地铁场景,室外场景、仓储场景等都会有专门的Wi-Fi 7新款型产品,这些围绕场景需求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方案,正是华为持续打造高品质园区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其次,在广域网建设领域,经过多年深耕,我国已构建起涵盖国家级枢纽与省市骨干网络的立体化传输体系。目前广域网领域更为迫切的问题在于,如何让网络服务穿透“最后一公里”,真正触达区县、乡镇这些“毛细血管”,这些基层单元对网络服务的渴求,早已不再是“有无”问题,同样也在追求更好的服务体验。

为此,华为今年的战略重心会转向接入端侧,通过新款边缘设备将核心网络的IPv6+能力注入“末梢神经”,并帮助政企客户构建立体安全解决方案体系,如在接入终端原生支持IPv6,叠加SRv6智能路径规划,从协议层面切断非法访问路径;通过部署IFIT技术实现全链路可视化,让每一比特数据流都处于监测之下;此外,针对政府、电力、交通等关键基础领域,华为也会打造场景化服务能力。以某区域沿海台风应急响应系统为例,传统网络在极端天气下面临视频卡顿、指令延迟等痛点,而华为通过技术创新,确保了视频会议“零丢包”、应急指令“秒级触达”——可以说,通过IPv6+的智能联接、SRv6的动态优化、安全防护的立体化升级,华为正将广域网技术创新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基层服务能力,让技术创新在最细微处绽放光彩。

最后,在网络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从来不是孤立的技术服务模块,而是云网边端协同作战的立体化战场。当AI大模型重构攻击逻辑时,业界的防御体系也必须完成全新进化。为此,华为在网络安全领域也展开全新的探索,即通过AI赋能网络安全,并在云网边端四层架构全面融合AI技术,增强星河AI融合SASE解决方案能力,真正为政企用户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方面,传统安全依赖特征库比对,如同“照本宣科”的守卫;而华为基于AI大模型打造的安全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18个AI安全模型,这些模型不仅能自动化生成安全策略,更可模拟攻击者思维,实现“AI对抗AI”的主动防御;另一方面,在网络安全运维方面,华为也打造了“AI+数字地图”的新方案,当故障发生时,系统可精准定位感染目标,并自动生成处置预案。

由此可见,华为以技术代际跃迁为引擎,全场景赋能政企数智化未来,在园区网络依托Wi-Fi 7场景化创新,提升技术创新价值;广域网通过IPv6+下沉“神经末梢”,实现基层服务零丢包、秒级触达的智能联接;而网络安全领域基于AI大模型攻防体系,构建云网边端协同的主动防御体系。可以说,华为正以技术重新定义网络边界,并将技术使能转化为驱动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03.

持续场景创新为伙伴“谋长远”

今年,华为宣布未来将与更多“同路人”一起,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理念,并沿客户数智化旅程分工协同,围绕行业场景共建能力,持续投入追求合作有序,共筑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助力千行万业跨越“数智鸿沟”。

李武东介绍道,华为深耕NA市场、商业市场、分销市场,这些都离不开伙伴——这正是华为近年来始终在强调的“伙伴+华为”体系,也是这届伙伴大会提出的“同路人”理念。所谓“同路人”,是需要彼此有共同的价值导向,并有明确的规则保障双方共赢,还有共赢的结果。

华为数据通信将持续深耕“伙伴+华为”体系,以领先的场景化方案产品,携手伙伴一起为千行万业的客户提供数智化服务,助力智能升级加速。以技术重塑智能世界,以伙伴共筑品智联接——同心同行,同路同赢。

基于此,华为中国政企数通业务也从“技术竞争力,商务竞争力,以及伙伴竞争力”三个维度入手,应对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千变万化”的同时,也持续构筑合作伙伴的长效竞争力。

第一,从技术竞争力看,打造适销解决方案不仅能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服务定制化升级,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在弱电工程领域,华为摒弃“功能堆砌”的传统思维,精简非必要功能模块,优化成本结构,满足合作伙伴弱电场景的产品需求;再如,在教育领域,目前热卖的华为静音交换机,也是源于华为对学生考试压力的细微洞察,为此华为借鉴基站散热技术,打造出无风扇设计的静音交换机,既降低了故障率,又实现了“于无声处见匠心”的体验优化。“在下沉市场布局中,华为考量的重点一直是如何能够给伙伴、用户提供他们最想要的产品以及打造最合适的产品,因此未来通过需求洞察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我们将持续锻造差异化的技术竞争力。”李武东说。

第二,从商务竞争力看,华为提出“以利益为纽带,以诚信为基础”的合作准则,因此在质量更好、技术竞争力匹配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华为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和方案的“质价比”,通过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最大化帮助合作伙伴能够“赚到钱”。

第三,从伙伴竞争力看,华为也通过“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打造出精准高效的协同作战模式。比如在市场营销方面,华为亿企飞和华为坤灵平台的快速迭代,实现了营销全流程的“数字孪生”——从活动邀约到商机转化,从客户反馈到复购分析,数据驱动让合作伙伴的每次市场营销活动都精准命中客户需求的“靶心”。与此同时,在产品研发层面,华为也建立“需求直通车”的反馈体系,伙伴的“需求和意见”通过筛选,形成高价值需求包与研发部门高效对接,这种“漏斗型”需求管理机制,既保证了创新方向不偏离航道,也让伙伴的每条建议都能得到“反馈”,由此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

总的来说,在AI技术革命与大模型浪潮重塑产业格局的大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正经历着新一轮重构和升级。在此过程中,华为以坚实AI网络底座为行业“谋创新”,抢抓代际升级为客户“谋未来”,持续场景创新为伙伴“谋长远”,不仅为千行万业跨越“数智鸿沟”提供了确定性的力量,也通过释放算网融合所带来的倍增效应,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开启智能化新篇章。

0 阅读:3

申耀的科技观察

简介:企业级市场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