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高等法院26日的一纸判决,为持续数月的司法拉锯战按下暂停键。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中被宣告无罪,这一结果不仅扭转了他个人的政治命运,更将韩国政坛推入新一轮风暴眼。
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曾认定李在明在2021年大选期间存在不实言论,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历经八个月上诉,高等法院推翻原判,认定检方指控证据不足。走出法院的李在明难掩笑意,公开呼吁检方"停止消耗国力的无谓行动",但检察系统随即宣布将向最高法院提起抗诉。这场司法博弈的终局,将直接决定这位支持率达46.9%的在野党领袖能否角逐总统大位——若最终定罪,他不仅失去议员资格,更将被剥夺十年参选权。
此刻的总统府青瓦台却陷入反常沉默。尹锡悦政府至今未对判决作出任何官方回应,这种"战略性失声"背后,正酝酿着更剧烈的政治地震。当前韩国宪法法院九人法官席位空缺一席,在野党阵营已向复职总理韩德洙施压,要求尽快完成马恩赫法官的任命。一旦席位补全,尹锡悦弹劾案只需六票赞成即可通过,这位上任仅两年的总统或将提前结束任期。
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同样牵动局势。美国防长奥斯汀本周亚洲之行刻意绕开首尔,引发韩国舆论哗然。在野党痛批现政府外交无能,执政党则反指政治内耗导致国家形象受损。分析人士指出,华盛顿的冷处理释放出双重信号:既观望韩国权力洗牌结果,也为后续施压"保护费"谈判预留筹码。
青瓦台的灯光彻夜未熄。尹锡悦团队既要应对在野党发起的弹劾攻势,又需化解来自华盛顿的信任危机,而李在明支持者已在法院外聚集,高呼"司法公正"口号。两万警力严阵以待的"甲级戒备",预示着最终审判日可能引发的社会震荡。
从首尔高等法院到宪法法庭,从光化门广场到美国五角大楼,多方力量正在重塑朝鲜半岛南端的权力图谱。这场关乎国运的较量,或将改写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