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英雄》里的李建明,故意杀害周利民是不是太牵强了?

机灵真不懂 2025-01-13 13:53:16

悬疑之外的逻辑漏洞,毁了观众的沉浸感

《真心英雄》的“公诉人”单元播出后,关于李建明的争议就炸开了锅。尤其是“他是否故意杀害周利民”这一剧情,成了观众热议的焦点。很多人认为,这段剧情强行拔高了李建明的罪恶感,却让整个故事显得牵强和刻意。编剧和导演的用意是什么?是要让观众更痛恨李建明,还是单纯为了推动剧情?

不妨回到那场雨夜的阳台,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阳台上的撕扯:故意杀人还是意外失手?大雨滂沱,周利民、吕永辉和李建明三人站在四楼阳台上,争吵逐渐升级。剧情里,李建明和周利民的撕扯导致了周利民失足摔下楼。这一幕让人揪心,但细细回想,李建明的动作更像是意外推搡,而不是蓄意谋杀。

观众纷纷在弹幕中发问:“如果李建明想杀他,为什么不直接推下去?为什么还要救他?”是啊,剧中明明可以看到李建明伸手救周利民的动作。如果此时他已起了杀心,他完全可以袖手旁观,甚至直接松手。接下来的剧情,反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在李建明试图救人时,导演安排了一段“救人再杀人”的情节。周利民最终坠楼身亡,剧情直接将李建明推向了“故意杀人”的深渊。但问题是,这段情节逻辑过于生硬,让观众难以信服。有人打趣:“李建明手滑了一下,导演却要他背上‘故意杀人’的锅。”逻辑漏洞:强行拔高罪恶感,反而减弱真实感如果剧情到“撕扯导致失足坠楼”就结束,观众或许还能接受。

这种因争执引发的意外,更符合现实中常见的案情。然而,编剧偏偏要设计出“救人再杀人”的桥段,试图让李建明的罪行更深重。

问题是,这种拔高反而显得刻意。李建明想救人却又杀人的行为,和他的动机完全对不上。如果他真的想杀人,根本没必要假装救人;如果他不想杀人,那后续的补刀行为又显得突兀。观众提出质疑:“这段剧情是为了让李建明更坏,还是为了强行推动吕永辉一家被灭门的后续?”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场戏完全可以更精彩。如果导演能把情绪和细节处理得更真实,或许观众的情感共鸣会更强烈,而不是现在这样,满脑子问号。

吕永辉一家被灭门:剧情的转折点还是败笔?阳台上的冲突其实是“公诉人”单元的关键节点。如果没有周利民的死亡,就没有后续吕永辉一家被灭门的惨剧。但问题在于,导演的处理方式太过粗暴,直接让剧情失去了连贯性。

观众甚至提出假设:如果李建明和周利民的冲突停在意外坠楼,吕永辉一家或许还能幸免于难。而李建明的罪行,也可以通过其他细节来加深,而不是用这么生硬的方式来制造矛盾。“导演是不是太低估观众的智商了?”

有网友在评论区发问。他们认为,过于刻意的剧情设计,反而削弱了整部剧的说服力。演员表现:李建明撑起全场,其他角色黯然失色尽管剧情上存在诸多争议,但田雷饰演的李建明却是“公诉人”单元中最大的亮点。他将一个普通销售成长为诈骗犯,再到不择手段雇凶杀人的过程,演得层次分明。

尤其是他在阳台上的情绪爆发,既有愤怒也有挣扎,让人看到了角色的复杂性。相比之下,闫妮饰演的检察官斯菁则显得平淡无奇。作为本单元的核心角色,她的表演缺乏应有的张力和感染力,甚至在面对李建明时被完全压制。观众直言:“田雷一个配角,把闫妮这个主角全程碾压。”

此外,吕永辉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作为被害者家属,他的情绪应该更有冲击力,但整部剧中,他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在关键场景中显得有些木讷。网友热议:剧情争议引爆讨论,编剧是否用力过猛?关于李建明是否故意杀害周利民,网友们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部分人认为,李建明的行为确实够不上“故意杀人”,顶多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周利民手扒阳台求救时,李建明的冷漠和补刀行为,

已经构成了主观上的故意。不过,更多的声音集中在对剧情逻辑的不满上。有人直言:“这个单元的精彩程度,完全不如张丰毅的‘现场’和佟丽娅的‘无名’。”还有人调侃:“编剧是不是觉得李建明罪不够重,才临时加了个故意杀人?”这样的评论虽然带着玩笑的语气,但却精准点出了观众的不满。

结尾:悬疑剧不只是犯罪,还需要逻辑上的真实“公诉人”单元的争议,暴露了《真心英雄》在剧情设计上的短板。一部好的悬疑剧,应该在逻辑和情感上都能自洽,而不是用强行拔高的方式来制造冲突。李建明这个角色本身已经足够复杂和精彩,

完全不需要用“故意杀人”这样的桥段来增加罪恶感。回想张丰毅的“现场”和佟丽娅的“无名”,这些单元之所以能打动观众,是因为它们的情节既有张力,又能让人信服。而“公诉人”单元的剧情设计,却让人觉得用力过猛,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感。或许,观众想要的不是“完美大反派”,而是更贴近现实、更让人共鸣的故事。希望接下来的单元能吸取教训,给观众带来更精彩的表现。

0 阅读:11

机灵真不懂

简介:总以为相遇、相知、相爱的时间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