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漂白》在爱奇艺上线,本以为是一部精彩的国产刑侦悬疑剧,却意外引发争议。碎尸案、悍匪追凶、刑侦过程,这些元素本该让人血脉偾张,但剧中多个情节却让观众直呼“降智”。看过两集后,我不得不说,这剧,真让人看不下去。
从下水道碎尸案开始,故事逻辑崩塌一场下水道堵塞,引发碎尸案,开局的确吸引眼球。尸体残骸被发现后,刑侦人员到场调查,这本该是紧张的高能时刻。结果呢?楼道没有被封锁,犯罪分子竟然还能大摇大摆上楼收拾东
西,甚至直接从楼上下抛物,随后扬长而去。“楼道下水道出现碎尸,整个楼道都该封闭排查”,这不是刑侦常识吗?让犯罪分子堂而皇之地离开,正常观众都看得出来问题出在哪。更离谱的是,男主刑警竟然和罪犯正面照
面,却没有丝毫警觉。这种情节,观众能忍吗?刑侦人员和家属的降智操作,让人无语既然是刑侦剧,专业性和职业素养是底线。然而,《漂白》却用一些低级情节,让角色集体“智商下线”。最典型的,是男主的妻子带着
孩子在盯梢现场送饺子的桥段。大年三十,刑警没办法回家吃饭,这确实让人心疼。但问题是,盯梢任务的地点,不是保密的吗?妻子如何知道?她又为什么会直接找到任务现场?这是职业素养的问题,也是安全意识的问题。观众看得直冒冷汗:这是刑侦剧吗?家庭伦理剧吧!
这一情节的设计,看似想突出刑侦工作的危险性,实际上却让整个逻辑彻底崩塌。真实情况下,刑侦人员面对这种情况,早该布控拦截,而不是盲目冒进。比如,“减速带”拦截、侧后方蹭车等方法,都是常规操作。甚至普通观众都知道,这样的追捕需要团队配合,而不是两名刑警孤军奋战。网友评论得很直接:“看这种追捕,真是干着急。”
还有人调侃:“刑侦学校毕业的警察都懂的操作,编剧不知道吗?”这种常识性漏洞,不仅让人出戏,更让人怀疑剧组的专业态度。剧本硬伤,难掩创作逻辑的缺失有人说,刑侦剧最重要的是“真实感”。
无论是案件的推理,还是人物的行为,都需要建立在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然而,《漂白》的编剧似乎并没有深入了解刑侦行业,仅靠想象强行编排情节。
一旦剧本逻辑出现硬伤,演员再好的演技也无济于事。《漂白》的问题就在于,它试图用“降智情节”来制造戏剧冲突,却忽略了真实感和专业性。网友热议:悬疑剧的“智商税”在社交媒体上,《漂白》的首播引发了大量讨论。
有观众直言:“这种剧就是在浪费演员的演技。”也有人表示:“本来还期待能看到一部优秀的悬疑剧,没想到是降智剧。”更有网友吐槽:“国产剧总是喜欢用家庭煽情代替逻辑推理,这种做法是在糊弄观众。”一句话点破了问题的核心。
刑侦剧的魅力在于推理和逻辑,而不是靠煽情和无脑情节堆砌。结语:两集弃剧,观众的耐心有限国产悬疑剧的发展,近年来的确有了不少进步。从《隐秘的角落》到《开端》,观众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但《漂白》的表现,显然拖了后腿。剧情降智、逻辑失真、强行煽情,这些问题,只会让观众对国产剧更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