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起"干部桃色风波"事件,让我们看明白了很多事!

嬉游 2023-01-15 17:03:55

"干部桃色风波"已然平息,从副区长、局长、到副局长、警花,不难想象,相关的当事人每一天都过得很煎熬。相信这一波的"瓜",也让吃瓜群众吃到了撑,那您在其中品出个什么味来了吗?

因吴某与警花的事官方媒体并没有披露,所以目前只能按照小道消息来看待。而"桃色风波"中直接被核实并通报了的陈某与杨某某,戴某与韦某的事,无疑是本年度类似案件中,最热的两个事件。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违反了生活纪律"。这不是啥光彩的事,但通过这两件事也确实可以让我们看明白很多事!

互联网时代,已经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毫无疑问,自媒体是把"双刃剑",很多重磅消息的最初曝出都是由自媒体发出。但不可否认,很多谣言也依然会来自自媒体。媒体、包括自媒体的信息增量,已经在这个网络时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像这种牵扯到干部生活作风的敏感话题,以往是很难想象会通过网络信息将它迅速传播开来的。就如同"陈枢的不雅聊天记录","戴璐的婚房幽会",这种个人极具隐私的内容可以瞬间在网上被传开,这里面一定是少不了"网络时代人人参与"的这个必然因素。

所以说,我们要感谢时代的进步,感谢媒体的报道,感谢网络发展给我们带来"人在家中坐,知晓天下事"的便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犯了错并不能被全盘否定!

陈枢也好,戴璐也罢,虽然她们是干部,虽然她们受过的思想教育比我们更深刻。可毕竟她们也是凡夫俗子,没有七情六欲的,那只能是一台机器。

显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工作很体面的人,也许她对生活的追求会更高一些。有时候犯了错,走错了路,自然会有相应的法规和纪律去约束她们。

但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个干部犯了一次错误就将她的所有付出全盘否定。相信没有一滴汗水是平白无故的流,如果她们没有点真才实学怎么可能位居高位?

所以有时候一些干部犯了错,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不贪不腐),那除了纪律对她们的约束外,我们吃瓜群众还是要学会更加包容一些。用一句俗话说,两口子不下去就离婚,这无伤大雅!

公信力下降?没有的事,公信力更加的坚固了!

如果退回个十年八年,五年六年的,估计很少有听到过这种"干部桃色风波"的事。其实并不是没有,只是都在内部处理了,我们不知道而已。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上网络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疑也促使了干部们更加学会了克制。那些任意妄为不当回事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监管部门把"丑事"公布于众。

这样的公布其实除了对涉事干部本身的处罚外,还包括了对社会关注度的回复。你没听说,官方有句话说的很有态度:核查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

所以说,能把内部的事向我们公布,这就是一种态度,这就是把群众的关切当成了必须解决的事。这是对违纪干部的震慑,也是证明监管部门公信力的加强!

好干部不怕被波及,只要身子正就不怕影子斜!

前面我们提到过,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成都与扬州事件中,有两名"背了锅"的好干部,雷副书记与张副市长,他们无疑是承受了莫大的压力。这其中肯定包括了人家的家庭成员,网上带来这么多负面的消息,任谁能坐得住。

不过幸好两位领导接受住了考验,不仅还了清白,还让自己优异的个人履历在网上赞美了一番。这也算之前网友们对两人误会的一种补偿吧。

所以说,真正的好干部他是不怕被误会的,哪怕所有人都觉得他是那个做了坏事的人。但他依然可以正常的开展本职工作,这就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光挑好听的说,我只是觉得,既然公务员也只是一个职业,那何必去紧盯着它不放呢。

行行都有精英,也肯定会有偷奸耍滑的,我们普通人犯了错误有道德来谴责,公务员犯了错有纪律来约束。只要不涉及违法犯罪的事,我觉得还是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只看笑话。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哪有能力帮助他们?或许客观的发表一些观点,这也是一种帮助。

8 阅读:4228
评论列表
  • 2023-01-15 18:45

    明白啥?饭饱思淫欲呗~~

    金泥湾 回复:
    饱暖思淫欲是公理,成功人士更明显。
  • zwz 4
    2023-01-15 18:22

    有些错不能犯,一犯就身败名裂。就像文章点名的几位。

  • 2023-01-15 21:12

    干部队伍要严加管理教育。

  • 2023-01-15 18:23

    [大笑][大笑][大笑][吃瓜][吃瓜][吃瓜]

  • 2023-01-16 03:49

    闲的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