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高磷血症:透析患者“无声的杀手”

秋凝健见 2025-03-15 06:07:06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透析患者中发病率更是高达80%以上,而高磷血症会显著增加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无声杀手”。因此,严格限制血磷水平是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重要保证。

一、产生高磷血症的原因

正常人的血磷浓度相对稳定,成人正常血清磷的范围为0.87-1.45mmol/L,血磷浓度超过1.45mmol/L即可诊断为高磷血症。

食物摄入是血磷的重要来源,而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脏。磷的排泄途径:正常人肠道排泄30%,肾脏排泄70%,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因肾功能下降,会发生磷的排泄不充分而潴留于细胞外液中,导致体内磷的堆积从而形成高磷血症。

二、控制高磷血症的目标范围

KDOGI指南建议:血透患者血磷控制在0.87-1.45mmol/L。

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血透患者血磷控制在0.87-1.78mmol/L。

对大部分尿毒症患者来说把血磷控制到1.45mmol/L以下比较难。指南建议终末期肾病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血磷的目标值为1.13-1.78mmol/L,并且应该定期监测血磷水平。

三、如何控制高磷血症

1、饮食Diet:限磷饮食

(1)KDIGO指南推荐:每日磷摄入不应超过1000mg,尽量选择磷/蛋白质比值低的食物。食物的磷/蛋白质比值>12mg/g为“高磷食物”,<12mg/g为“低磷食物”。需注意并不是磷/蛋白比值低的食物就可以任意吃,终末期肾病患者吃任何食物都应当适量。

(2)烹饪降磷:煮鸡蛋时弃蛋黄吃蛋白、水煮肉法(将肉汤弃去、再食肉)。

(3)避免摄入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饮料、含磷药物等。

(4)常见含磷高的食物:坚果、豆类、奶制品、五谷类、菇类、动物内脏等。

2、透析Dialysis:充分透析

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为蛋白质是有机磷的主要来源,减少蛋白质的摄入虽然可以减少磷的摄入,但人体必需氨基酸也会减少,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如何保证饮食摄入充分的情况下,又控制好血磷呢?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另外两个原则,充分透析(Dialysis)与使用降磷药物(Drugs)。已进入透析的患者,需要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规律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可清除800-1000mg的磷但不够充分,同时使用高通量透析膜、增加透析次数、调整透析模式(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可不同程度增加磷的清除。

3、药物Drug:药物治疗

如果经限磷饮食和充分透析治疗都无法得到控制,则需要服用降磷药物。

因此,已透析的患者配合降磷药物的治疗十分重要,尚未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由于毒素代谢障碍,则更需要配合降磷药物治疗。那么降磷药物该如何选择及使用呢?

现有的磷结合剂以增加肠道磷排泄为主。其作用机制是药物与食物中的磷结合随大便排出,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故降磷药物在餐中服用效果最佳。不能空腹服用。目前降磷药物分为4种:含铝磷结合剂、含钙磷结合剂、含铁磷结合剂和不含钙磷结合剂。代表药物特点及服用方法如下:高磷血症根据患者应根据不同的血磷、血钙情况选择不同的降磷药物,虽然都是磷结合剂,但是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方法则不同,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如经过3D治疗后仍持续性存在高磷血症伴严重继发性甲旁亢的患者,应考虑甲旁腺切除术。

四、如何预防高磷血症

1、少喝“老火靓汤”“老火靓汤”营养不多,嘌呤、钾、磷很多,且不利于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实在不宜多喝。

2、别吃太多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零食、喝饮料、重口味,会导致体内血磷含量居高不下,肾病患者应“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拜拜咖啡因,戒掉可乐戒油腻”。

3、定期监测“电解质、PTH”长期高磷血症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SHPT的发生很多时间是无声的,等到有些人觉得身体有征兆再去检查,可能已经出现了软组织和心血管的钙化,使得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PTH,早期纠正低钙、高磷、高PTH,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降磷药物、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拟钙剂等的用量。

总而言之,如果血磷没有得到控制,很容易会出现皮肤瘙痒、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骨动员和肠道吸收磷,加重钙磷代谢紊乱)、心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增加、死亡率增加)、肾性骨病(骨痛、骨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控制好血磷非常重要。

作者:李芳、姚文君、吴佳

单位:上海市同仁医院

图片:千库网

第一作者简介:

李芳,主管护师,大专,上海市同仁医院血透室工作,从事血液净化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血液净化护理及高难度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