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叶剑英担忧部队情况,派粟裕去考察,粟裕:他们的手插不进去

靖观新视角 2023-01-12 14:20:57

图丨粟裕和叶剑英

前言

1975年,随着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年迈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开始千方百计地插手部队,他们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邓小平、叶剑英等老同志的警惕。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一辈革命家非常关心部队的情况,邓小平和叶剑英等人多次进行交谈,并商量着派人去部队走一走,看看部队情况如何,再作决定。

在决定这个人选的时候,叶剑英元帅提议道:“我看粟裕很合适!”

邓小平等人在听到的叶帅的提议,也都非常认可,为此便决定派粟裕到华东走一圈,摸摸部队的情况。

听取了粟裕的汇报,邓小平连说两声好

1975年1月初,正在广州进行视察工作的粟裕,接到了北京打来的电话,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电话中,李先念向粟裕传达了中央的指示,要他回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粟裕在得到通知后,便立即开始行动起来,于1月5日返回北京,并担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在会议期间,粟裕邀请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来代表团接见全体代表,给军队代表作指示,同时高度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插手军队代表团。

尽管途中有些许风波,不过却都被粟裕给机智地处理了。

图丨粟裕

在这次大会结束后,粟裕重新回到了军事科学院工作。在这以后,粟裕将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研究中。

197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粟裕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委员,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军委常委的工作。

这时正是邓小平提出军队要整顿的重要时刻,为此军委领导十分繁忙,粟裕自然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军委常委的工作中。不久后,粟裕收到叶剑英元帅的邀请,前往叶帅家中商讨有关工作事务的决定。

在见到粟裕后,叶剑英很是高兴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并请他坐下,说道:“我和邓小平同志商量,决定派你到华东走一圈,公开的任务是对南京军区几个部队作调查,实际上是实地考察,了解部队的情况,摸清部队动向,同时对一些老同志打打招呼。”

图丨粟裕视察

粟裕听到叶帅的这番话后,内心自然是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回答说:“请您放心,这次华东之行,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叶帅听后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便谈起了最近国内发生的一些大小事情,交换了下各自的看法。在粟裕准备告辞时,叶剑英向他叮嘱道:“一路上千万要注意安全!”

4月17日下午,粟裕乘坐火车从北京出发,随行的除了秘书外,还有军事科学院6名干部组成的调查组。第二天,粟裕一行人顺利抵达合肥,并在十二军展开调查研究。

当时十二军领导宋佩璋陪同,粟裕从他口中得知省里正在召开地委书记会议,便提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听地委书记对军政、军民关系方面的意见和反映!”

宋佩璋听后马上安排,当时华东地区不少军队和地方的负责同志,曾是粟裕大将的老部下。调查期间,粟裕也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重任,抓住机会同自己的老部下交谈,给他们打招呼。多年之后,许多人回忆说道:

当时粟裕同志语重心长的嘱咐,让我们看清了方向!

图丨左起 粟裕 杨尚昆 许世友 叶剑英

从合肥离开后,粟裕便来到了南京。南京军区粟裕的老战友多、老部下多,粟裕和他们交谈,了解情况,并趁机给他们打招呼。粟裕来到苏北作调查,20多天一路上与地委、军分区领导广泛交谈。在交谈过程中,粟裕语重心长地说:

苏北是老根据地,战争年代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今天的民兵工作仍要按照我们的传统体制来建设……

南京军区副司令是粟裕的老部下,陪同粟裕一路调查。粟裕在和他散步的时候,反复叮嘱道:“你在军区管民兵工作,头脑要清醒……”

6月初,粟裕抵达上海,在上海期间内,粟裕很少外出,行动很是谨慎,并且叮嘱随行人员要随时保持警惕性。粟裕在和别人谈到一些重要事情时,都要去卫生间,将水龙头给打开,防止被人窃听。

图丨粟裕

在经过一番实地调查后,粟裕对部队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此于6月14日回到了北京,并给中央军委写了3份书面报告:《对南京军区几个单位的调查报告》、《对加强人武部门干部队伍的几点意见》、《对连队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

返回北京后,粟裕单独向军委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将自己华东之行作了口头汇报,并说道:“团以下战斗部队是稳定的,他们的手插不进去!”

邓小平在听了粟裕的汇报了,连说两声好。邓小平和叶剑英都认为粟裕汇报的内容很重要,并且完全同意粟裕对问题的看法。当年夏季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时,叶剑英和邓小平的发言都吸取和采纳了粟裕调查所得的一些材料和观点。

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经过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成立了以叶剑英、聂荣臻、粟裕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对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粟裕完全支持叶剑英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采纳。

图丨粟裕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粟裕彻夜难眠。在悼念毛主席的活动刚结束后,叶剑英就找粟裕到他那里,并对他叮嘱一番。1976年10月6日,在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明运筹下,成功保护好了党的革命成果,稳定了国家和社会的局面!

粟裕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扫压在心头的阴霾,和家人一起庆祝了起来!

叶剑英:粟裕是位好同志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得国家从此有了长治久安的希望,粟裕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从1976年冬起,粟裕参加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中央通过这些会议,统一高级干部思想,稳定全国局势。

1977年8月,粟裕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这一时期的粟裕,还将相当的精力投入了军事外交活动中。

1978年8月上旬至9月初,粟裕率军事代表团一行18人访问朝鲜。这是粟裕20年后再次到朝鲜,上次是1958年,他参加周总理率领的政府代表团赴朝鲜,与朝鲜方商量部署志愿军由朝鲜全部撤军的事,那次行期匆匆,未对朝鲜的军事防御工程仔细进行参观。

为此,这次粟裕在抵达朝鲜后,出了做加强中朝友谊的工作外,还在平壤、开城、元山等地参观了海陆空军部队、民兵,重点考察了前沿阵地、坑道洞库等军事工程。在经过参观后,粟裕认为朝鲜工程构筑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图丨粟裕和毛主席

随着全国新局势的到来,担任军委常委的粟裕工作十分繁忙,他在积极参加军委日常工作的同时,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对未来反侵略战争指导规律和作战方法的探索。

在这一方面,粟裕也作出了成绩,并得到了叶剑英等党中央同志的认可。

1979年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完,粟裕应军事学院的邀请,特意前去作了《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的重要报告。粟裕大将在这份报告中,贯穿了一个变革的思想,他认为根据新的情况,军事思想、军事原则、作战方法都必须大变革。

粟裕大将的这份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听过报告的人员纷纷认为,粟裕大将所讲的内容,正是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讲得很清楚、很实在,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总部机关在得知粟裕作的报告后,纷纷要去了报告的录音带,组织干部收听、讨论。

图丨粟裕

1980年下半年,粟裕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在住院期间,粟裕还被党中央邀请参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讨论会,不过粟裕因为身体的缘故,并未到场,但是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粟裕表示赞同中央确定的写决议“宜粗不宜细”“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的起草原则。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粟裕大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能够总结战争指挥经验,为后人留下参考之物,粟裕将军决定抓紧时间来撰写回忆录。

对于回忆录的撰写,粟裕曾对自己的夫人楚青说道:

你多次希望我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役、战斗写出来,但我从来不准备写。现在我郑重考虑了,决定写出来,这也许是我现在能够为党和国家所做的一点儿工作了。

在准备开始写回忆录后,粟裕大将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并且遵守实事求是,从不夸大自己的写作原则!1984年春,粟裕大将因为病情加重的缘故,从而导致他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图丨粟裕

有的领导同志从关心粟裕的身体出发,劝他说:“你的身体不好,用脑子太好不好,回忆录的事情先暂时放下吧。”不过粟裕还是坚持撰写回忆录,他认为撰写回忆录也是为党工作,他不放过这个为党工作的机会。

每当病情稳定后,粟裕便会思考有关回忆录的问题,想到关键之处便立即记录下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粟裕大将撰写回忆录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想要将自己的宝贵的军事经验留给后人。

粟裕大将所撰写的回忆录,最终被命名为《粟裕战争回忆录》,在出版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人们对这位传奇战将,发自内心的敬佩!

粟裕大将尽管住院无法在进行工作,但他的思绪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是在脑海中想着国家、军队发展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当有人向他请教问题时,粟裕总是以热情负责的态度去解答,直到对方明白满意为止。

图丨粟裕

1984年1月下旬,粟裕病情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于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与世长辞。叶剑英元帅在得知粟裕病逝的消息后,内心很是难受,眼前也浮现出他和粟裕相处的一幕幕,随后语气哽咽地说道:“粟裕是位好同志啊!”

在粟裕病逝后,他的夫人楚青向党中央转述了粟裕大将生前的遗愿:

在我病逝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1984年4月1日至6月2日,粟裕的亲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等,按照粟裕生前所遗留下来的意愿,在他所战斗过的地方,撒下了他的骨灰,实现了这位为中国人民和民族解放事业、为国家安全为人民幸福奋斗毕生的革命者朴素而崇高的心愿!

图丨粟裕大将

现如今粟裕大将已经病逝39年了,但他依旧活在人们心中!

92 阅读:26530
评论列表
  • F一F 38
    2023-01-18 23:34

    明查秋毫,心有大数

  • 2023-01-25 14:53

    战神出马,敲山震虎,啥战将不得掂量掂量?

  • 阿飞 24
    2023-01-25 10:13

    粟裕新中国的战神!

  • 2023-02-01 15:31

    战神

  • 2023-03-13 09:53

    粟裕大将,军事指挥无与伦比。是把战争变成了指挥艺术的人。

  • 2023-02-17 19:15

    战神-粟裕。👍🏻👍🏻👍🏻

  • 2023-05-12 10:48

    一代战神

  • 2023-04-04 12:30

    战神👍👍

  • 2023-04-17 07:16

    粟裕林彪各领风骚!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