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小燃
整理:文鸢
我爸去世后一个月,妈妈抱着我不到两岁的弟弟去邻居四奶奶家还钱,推门进屋那一刻,屋里发生的情形让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爸爸得的是肺A,前期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把亲戚邻居们也都借遍了。
到了后期,我妈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治吧!爸爸明明还有意识,虽然是躺在病床上,但是他内心却明明白白,什么都知道。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让他继续维持生命,我妈心里过不去,难道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人活活饿死啊!
但是治吧!真的是治不起了,家里欠下的巨额债务压得我妈喘不过气来。
亲戚朋友们也都很明显的在疏离我们。
就在我妈犹豫不定,深感无助的时候,邻居四奶奶来了。
一大早,凌晨五点多,四奶奶悄悄敲响了我家的大门,进屋后拿出了一个小布包,压低了声音说∶淑英,我这有四千块钱,今年夏天卖麦子的钱,你拿着,给二旺(我爸的名字)买点好吃的,看样子是不行了,医院既然让咱拉回来,那就得准备后面的事了。
我妈一兜眼泪没忍住,啪嗒,啪嗒直往下滴,好像遇到了救星一样,拉着四奶奶的手哭着说∶四婶,你说我可该咋办呢?
四奶奶佝偻着身子,用瘦骨嶙峋的胳膊拍了拍我妈的肩膀,说∶唉!只能这样了,每个人都要走这一遭的,你也尽力了,现在就是让他吃好,想干啥都满足他的愿望,然后你也开始悄悄准备后事吧!
妈妈说啥不要老人的钱,哭着推辞说∶老婶子,在我最难的时候,你能来帮我出出主意就不错了,哪能要你的钱呢?你赶紧收回去吧!一个人生活,手里咋也得留点救命金啊。
四奶奶长叹一口气,湿了眼角,硬是放下了那个小布包,拄着拐杖,弯着九十度的腰身,一路蹒跚着回到了隔壁。
四奶奶有个儿子。
本来母慈子孝,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的,但是自从儿子结婚以后,娶了个外地媳妇,这一切都变了。
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习惯不一样,根本住不到一起去。
万般无奈之下,四奶奶只好同意让儿子从院中间砌了一道新墙。
从此之后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面积大的那部分归儿子和媳妇住,面积小的这边是四奶奶一个人住。
而我们家正好是挨着四奶奶这边的,也仅仅隔看一堵墙,对面说话,做事,我们这边都听得一清二楚。
爸爸没生病的时候,他可没少帮助四奶奶,帮她犁地撒种,收庄稼等。
四奶奶那个儿子自从分家后,就再也没有踏过自己老妈的房门,母子两人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关系却远成了天涯海角,还不如个邻居外人。
自那次四奶奶过来送钱后一周,我爸爸就撒手而去了,妈妈用手头仅剩的几千块钱帮爸爸办了简单的丧礼,招待了各路亲朋好友。
忙过了一个多月,爸爸的事情尘埃落定,妈妈这才想起来,好像很久没见四奶奶了,还欠她四千块钱没还呢!
于是妈妈就拿了爸爸丧礼上的礼金,抱着我一岁多的弟弟,准备去四奶奶家还钱。
别人的钱可以拖欠,但是老人家的钱是万万欠不得的,她自己有胃病,每天省吃俭用,连点营养品都不舍得买,辛辛苦苦攒下了几千块钱,却全部借给了我们家。
可是当妈妈进了院子,推给四奶奶的房门时,她却被眼前的场景给吓傻了。
四奶奶正瘫坐在地上,一手扶着床帮,一手艰难地扒拉着床下面的农药瓶。
那农药瓶还没有拆封,应该是她刚买回来的。
我妈慌忙把弟弟放在一边,上前就抓住了四奶奶的手,然后抱着她就痛哭起来,说∶婶子,你这是咋了呢?为啥要想不开呢?你不是还劝我的嘛!
四奶奶老泪纵横,说∶妞啊!我真是活够了!多活一天就是个累赘,我早就把药买好了,但是我不敢喝,我害怕喝了乡亲们会骂我儿子啊!万一人家说他不孝顺,是他逼死了老娘可咋办呢?他以后可咋活人呢,呜呜呜……。
七十岁的老人委屈得跟个孩子一样,抱着我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我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两个人只好抱在一起哭。
哭累了妈妈把四奶奶拉了起来,让她帮忙看孩子,然后自己就去四奶奶的厨房做饭,煮了两晚热腾腾的汤面条,一人吃了一大碗。
吃饱喝足后我妈下了个决心,对四奶奶说∶婶子,我决定了,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吧,你看咱俩,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过日子,反正中间就隔了一堵薄院墙,要不,咱把墙推了吧!两家人变成一家人,这样也方便我过来看你了。
四奶奶忙不迭地拒绝,说∶不敢,可不敢这样,要是让别人知道了,那还不得骂我儿子啊!
再说了,如果让你照顾我,我那儿媳妇也不依啊!我怕她找你的麻烦。
既然老人不愿意,我妈也没有勉强,不过以后她就把四奶奶的事放到了心上。
一天三顿饭,只要她在家,都会亲自做好送过去。
四奶奶感冒发烧,她带着我弟弟日夜守在身边照顾,端茶倒水,还帮忙给老人按摩全身。
四奶奶心里过意不去,流着眼泪说∶我辛辛苦苦养大了儿子,又给他娶了媳妇,可是他都不愿意管我。
你就是个侄媳妇,我也没有养过你一天,你却能对我这么好,可见你真的是心底太善良啊!反正我也没有个闺女,要不以后就把你当亲闺女吧!
我妈说行,为了逗老人开心,还当场就喊了声妈!
此后四奶奶就同意了我妈的建议,把两家院子中间的墙打通了。
老太太正式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妈妈给她买了个躺椅,白天就坐在我们家的廊下乘凉带看门,我妈负责照顾她的一日三餐和衣食住行。
到此四奶奶总算是老有所依了。
不过为此我妈也没少受委屈。
四奶奶的儿子和媳妇面子上挂不住,觉得我妈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自己家连饭都吃不饱哩,非要逞能去管别人家的老婆婆。
那个厉害的儿媳妇追着我妈骂了好几次。
不过我妈也没怯她,直接问她∶你管不管?如果你管,那我绝对不插手你们家的事。如果你不管,那我肯定要管,老婶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过我,我肯定不能看着她孤苦无依,只要有我一口干的吃,就绝不会让老太太喝稀的。
我妈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四奶奶。
村里人都习以为常了。
时间久了,四奶奶的儿子和媳妇也不好说什么了。
后来我妈在舅舅们的帮助下,在村里开了家中小型超市,不光卖农村人的日常用品,她还承包宴席用的材料,蔬菜和肉全部都带着。
妈妈的生意越做越好,摊子也越铺越大,有好多人上门提亲,却都被我妈一一拒绝了,她说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有生意,有收入,还有自己的孩子和老人,这样的日子让她感觉有奔头,有奋斗目标。
妈妈太忙的时候,四奶奶家在家里帮我们做饭,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
老人家虽然一直病病怏怏,但是却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七年。
这七年她变胖了一些,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直到去年冬天。
刚开始下第一场雪,四奶奶把我妈喊了过去,说∶妞啊!妈给你看样东西,这是我的嫁妆,一辈子就穿过一次,你试试看能穿不。
那是一套粉红色的绸缎棉衣,叠得方方正正的,虽然保存得很好,但是仍然能看到许多岁月的痕迹,因为年代太久远,布料早就没了当初的鲜亮,通体泛着土黄色。
我妈赶紧就摆手拒绝,说∶妈,这么好的衣服,你应该留给儿媳妇当传家宝才对呢。
但是四奶奶却执意要给我妈。
棉衣是一套,外面是绸缎料子,里面是雪白的棉花,摸上去一点都不板结,软绵绵的。
四奶奶叮嘱我妈∶以后天冷了你就穿在里面,这衣服比羽绒服都防寒抗冻,一年拆洗一次,纯棉花的,可不能放在洗衣机里面洗啊!
我妈一一应承,随后把衣服细心地收藏了起来。
今年刚过了春节,四奶奶吃了几顿我妈亲手包的萝卜馅饺子,在大年除九的早上却再也没有醒来。
妈妈叫来了四奶奶的儿子和媳妇,让他们收拾了老人屋里所有贵重的东西,老太太有一对儿老银镯子,还有6000块钱的现金,这些都归儿子和媳妇所有。
我妈承包了老人的丧葬费,总共花了不到三万块钱,四奶奶的儿子最后总算是良心发现了,说∶姐,这些年咱妈都是你一个人管的,丧葬费就由我自己出吧!
很欣慰他在老人去世后能幡然悔悟,我妈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出了一半的丧葬费。
四奶奶的亲弟弟是在姐姐过三七的时候赶回来的,到外甥家住了两天,就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找我妈了,问∶闺女,听说我姐在世时和你走得最近了,你见没见过她的一套红缎子袄呢?
我妈这才想了起来。
四奶奶去世前几个月还真就送了她一套红棉袄。
在四奶奶亲弟弟的指引下,我妈竟然在那棉袄的夹层里翻出一个小塑料包,塑封得严严实实,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张大额存单,上面整整有四十万。
老爷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双膝一屈就要给我妈跪下,说这些年多亏你照顾我姐姐了,原以为你是为了她的钱,但是真没想到这些钱竟然一分都没花啊!
四奶奶的弟弟大学毕业后就出了国,多年没有回来,那四十万是他一次性寄回来,又托朋友帮四奶奶存上的。
我妈让他把钱收回或者送给自己的亲外甥。
但是老爷子非但一分钱没收,另外还又拿出了160万,说∶你陪伴了我姐七年,实心实意照顾了她七年,我们得感谢你才对,我是专门回来感谢你的,这些钱收下吧!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修。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人有好报,善良之人必定有大福!
你的善良里面,一定藏着你的运气。
也许回报没有那么立竿见影,可能在几十年后,又或者在你的子孙后代身上。
但是请记住,老天有好生之德,你有多善良,就一定会有多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