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辞不相接,无礼不相见。

祝渝华 2022-06-10 20:35:16

“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出自《礼记.表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中的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

“无辞不相接也”。是说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就不必交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强调语言交流在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周易·乾》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可以相互感应。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能互相响应,自然地联合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语言。

“无礼不相见也”。是说如果别人言词、举动轻慢;不够恭敬,不合礼仪,没有礼貌,或者不守规矩,就别跟这种人见面。子曰:“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是说对人态度恭敬就是有礼。又说:“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尽心章句上》)。币:本义为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指礼物。将:送。这句是说,恭敬之心,应该是未送礼物时就具备的,所以恭敬与礼物无关。送礼物只是表面的恭敬,而非实心实意,君子不可以被虚假的礼节所束缚,也照样送礼物。

“无礼不相见”,常被有的人歪曲本意,当作贪图别人财物的借口,其实它并没有要送礼物才相见的意思。比如古代人见面,拱拱手,作个揖,就是人与人见面时应尽的礼数。顶多再说上句:某某这厢有礼了,就是说我在这里给您行礼了。可他这厢并没有送给你什么东西。换成现代语言,说声“你好”,就是有礼了。

0 阅读:13

祝渝华

简介:遮面如同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