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带着几分“花花绿绿”的感觉,毕竟平日里不能随便吃的糖果在过年的时候却可以随意去吃,那些花里胡哨的糖果为年味勾勒出了更多的甜蜜。然而如今随着2025年的到来,却又有不少消费者逐渐发现曾经过年时餐桌上的必备糖果的身影竟然也在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有各式各样的卤味、干果甚至糕点,糖果似乎已经要退出年货名单了,这份专属于过年的甜蜜已然逐渐开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像之前什么红虾酥、高粱饴、椰子糖、牛皮糖、大白兔等糖果都是在过年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而如今不光以上糖果,就连糖果中的头部品牌徐福记似乎都开始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发注重健康,糖果悄然间成了人们甜蜜的“负担”,甜蜜的味道与不健康画上等号后,糖果的身影算是正式开始被消费者所遗忘,那么如今连过年都不受宠爱的糖果,在未来还会继续“甜蜜蜜”的发展吗?
01.
过年与糖果
其实糖果能与过年紧密相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和以前时代物质匮乏有关,在曾经这么一口甜已然算是来之不易,所以在很多60、70后的记忆中,糖果真的算得上是只有过年这种大日子才能吃上的好东西。而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糖果生产线铺开后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糖果,牛皮糖、大白兔、龙虾酥等糖果就是这样逐渐走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视线中。只是尽管品类多了,但糖果代表的意味却没变,依旧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承载着喜庆、甜蜜的意义,所以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糖果都是年货首选。
尤其是在徐福记这个来自台湾的品牌进入大陆后,更是把“新年糖”这个概念打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正式让糖果与过年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而在后来过年去买糖也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必走的一个流程,毕竟在过年的这个特殊时节,老人小孩都不会拒绝这么一口甜蜜。
02.
多重冲击
而没有人会想到曾经辉煌一时的糖果,如今在过年这个当头居然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目光,回顾近些年消费者对年货的选择不难发现,其实近些年糖果在过年市场中的发展也是受到了多重的冲击。首先就是消费者的可选择范围变大了,越来越多的新兴零食产品的出现都开始冲击糖果的市场,从卤味到坚果再到膨化产品等产品都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糖果逐渐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后,这才开始呈现出了发展的颓势。
其次就是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代表着高糖分的糖果已经无形中与蛀牙、肥胖等问题画上了等号,尤其是在如今这连喝杯奶茶年轻人都要考虑三分糖或是无糖的情况下,高糖分的糖果自然就失去了年轻消费者的欢心。再加上如今的甜份已经随处可在,消费者可以从小零食、饮料、奶茶甚至面包中汲取到甜,甜味的可替代性实在是太高,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不健康又有更好选择的糖果就逐渐被抛弃。
最后如今糖果承载的“喜庆”意义也在逐渐消失,曾经多出现在过年餐桌上和婚宴场所的糖果,如今也有了奶茶、卤味等产品进行替代。甚至如今还有很多消费者选择在婚宴上不摆放糖果,反而用更喜庆的喜茶来作为表达特殊日子的庆祝。因此在口味、可替代性、文化内涵等各方面都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糖果最终也难逃日渐没落的命运。
03.
未来发展
而对于糖果这个大品类而言,未来随着消费者能从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类中汲取到甜味,势必是会逐渐消失在消费者视线中的,而想要在未来重新征服消费者的心,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凭借新的概念和创意来夺取消费者的目光。尤其是可以从健康化入手,打造些0糖0脂0卡的新兴糖果投入市场,从而检验消费者对其的接受程度。像徐福记等糖果品牌近些年其实也有对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也推出了减糖或者0糖的产品,已经博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
只是除了健康化方面外,糖果这个品类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用创意来让年轻消费者牢牢记住,如何扩张市场以及消费群体,如何提高糖果品类的不可替代性等。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如今过年已经有很多消费者不爱吃糖,但糖果依旧拥有着不小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值得消费者去期待未来发展的。
参考资料:
1、《中国人,过年不吃糖了》, IC实验室
2、《广东糖果大王,过了个闹心春节》,金错刀
· 文章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