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初夏,北京城到处热议袁世凯的生死,毕竟他这一生的经历也算是相当少见。
更加奇怪的是,袁世凯临终前曾留下一条奇怪叮嘱:“给送葬时,见穿红衣之人,除掉方可自保”,不禁让人深思。
到底穿红衣之人是谁?他又为何成为袁世凯至死都放不下的心头大患?
枭雄传奇
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的一户殷实家庭,尽管家族有人显赫一时,但他并非生而显贵,因为出身偏房,幼年就遭到父亲轻视,仿佛注定要做一个平凡人。
少年时期的袁世凯,学业并不出色,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榜,这样的遭遇反而让他早早放弃了迂腐的八股之路,还敏锐地察觉到,生逢乱世,只有投身权力与军队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22岁时,他依靠家族关系加入淮军将领吴长庆麾下,起初一点不像军事人才,偶然的一次交谈,吴长庆被他的机智和果断打动,让袁世凯开启了此生枭雄之路。
1882年,朝鲜发生宫廷政变,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随军东渡朝鲜,在这场危机中脱颖而出,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得勇猛无比,还展示了卓越的外交手腕。
其他军官只知道厮杀,他已经学会如何与朝鲜上层周旋。
战斗结束后,朝鲜王室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深刻,尊称他为“袁司马”,借助这段经历,他不仅建立了在清廷的威望,也在朝鲜积累了重要的人脉资源。
19世纪末,清朝内外交困,军队腐败无能已经成为难以掩盖的事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袁世凯居然能在天津小站悄然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
正是这支北洋新军后来成为他通往权力巅峰的资本,并吸引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将领,如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让他在后来的军政斗争中占据了无可撼动的地位。
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察觉到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改革可能触犯慈禧太后的底线,果断站在太后一边,最终助慈禧扭转局势,还赢得了慈禧的信任,为他的仕途再添一块基石。
20世纪初,袁世凯已成为清朝最重要的政治强人之一,先后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掌控了清廷的财政与军事命脉。
即便如此,他深知清朝的旧体制已经岌岌可危,必须为自己谋划一条全新的出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再也无法镇压各地革命浪潮,袁世凯一边假意支持清廷,一边秘密与革命党谈判,一番操作下,清帝逊位、中华民国成立,他则成为临时大总统。
然而,袁世凯却并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称号,在他看来,“皇帝”才是真正能永续传承的地位,索性迈出了人生最危险的一步——恢复帝制。
1915年,中国内外交困,对于袁世凯而言恰恰是登基称帝的最好时机,再加上孙中山、黄兴等民国领袖因为辛亥革命丧失了控制军权的机会,对他构不成实质威胁。
然而,真正让袁世凯感到担忧的,是他手下的北洋将领们,这些人不仅是他权力的基石,也是他统治的最大隐患。
作为北洋系的缔造者,袁世凯深知这些将领的性格和野心,自己一旦称帝,势必触及他们的利益,彻底断绝了这些将领未来的权力梦想。
1915年底,袁世凯正式宣布恢复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从那之后,他最倚重的北洋将领开始倒戈。
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本就对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决定心存不满,看到全国上下的反对声浪,不仅选择袖手旁观还暗中支持反袁势力。
经过多次权衡,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还是失去了往日威严,身体状况急剧恶化,面对各方的批评与指责郁郁寡欢,内心充满悔恨。
1916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离世,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他曾经深信不疑的盟友最终成了掘墓人,他本人也没能摆脱“枭雄必孤”的宿命。
宠臣忧患
在袁世凯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段芝贵这个名字是一抹醒目的注脚,这个看似忠心耿耿的干儿子,既是袁世凯仕途上的助力,也是他生命终结时的隐患。
段芝贵的故事起点并不高,出生在一户普通的衙役家庭,父亲职位卑微却极尽搜刮之能事,家中积累的微薄资源全部投入到段芝贵的教育上。
小小年纪的段芝贵便懂得如何讨好父母、逢迎长辈,尽管在私塾中表现平平,但他却以对人性洞察的精准和善于钻营的本领,为自己铺开了一条别样的道路。
他敏锐地察觉到,未来天下属于那些掌握兵权的人,由此报考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凭借机智和伶俐通过了考试。
学习期间,段芝贵刻意与同窗保持良好关系,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他都不遗余力地与他们拉近距离,为他日后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仅靠聪明伶俐和人脉积累,段芝贵的前途依然有限,他深知自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再度将目光投向了袁世凯。
为了取得袁世凯的信任,他以干儿子的身份拜入其门下,将“谄媚”演绎到了极致,与袁世凯有关的一应事务都被段芝贵处理得滴水不漏。
事实证明,段芝贵的策略是成功的,袁世凯将他视为心腹,赋予他更多的权力和机会,还曾负责袁世凯称帝计划中的关键安排。
在“劝进”活动中,他比其他人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甚至强迫北洋将领签字表态,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表面上在为袁世凯奔走效力,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铺路。
然而,这份“忠诚”并非没有代价,袁世凯称帝失败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护国战争,作为“劝进”的主要推手之一,段芝贵也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北洋体系内部反对声浪越来越大,冯国璋和段祺瑞也对段芝贵心生不满,袁世凯意识到,此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
更让袁世凯不安的是,段芝贵在后来渐渐显露出争权夺利的野心,暗中结交人脉,试图在权力裂隙中找到新的机会,这一切让他在心中愈发警觉。
相传,袁世凯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就是“除掉穿红衣服的人”,指向的正是段芝贵。
这句话既是袁世凯对段芝贵野心的深刻洞察,也是对自己的家产和权力分配的最后防线。
红衣较量
1916年夏天,关于袁世凯葬礼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一个人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正是段芝贵,他选择在葬礼上穿一袭鲜红长袍,犹如一颗炸弹引爆了原本严肃哀伤的气氛。
这一奇异举动不仅让袁克定怒不可遏,也将袁世凯临终前那句“见穿红衣之人,除掉方可自保”的遗言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红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的颜色,居然出现在一代枭雄的葬礼上,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段芝贵又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礼俗,将自己置于生死边缘?
临终前,袁世凯将长子袁克定叫到病榻前交代“红衣遗言”,这句话在袁克定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袁世凯却对此笃定不疑。
事实上,袁世凯对段芝贵的个性和行事风格早已了如指掌,在他眼中,此人是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机会主义者,善于投机也精于利用混乱中为自己谋利。
因为深知段芝贵的忠诚从来只是表象,自己的死必定会成为段芝贵进一步扩张权力的契机,红衣必将成为一种无言的挑衅也无法掩饰的野心。
果然,袁世凯生前的担忧在他死后真的成为了现实。
6月9日,葬礼如期举行,袁府上下一片肃穆,黑衣白纱增添了不少压抑感,北洋军政要员齐聚一堂,朝廷旧臣与北洋将领们的表情各异,送葬队伍行至中途,一个身影出现了。
只见段芝贵身着一袭鲜红长袍从人群中缓缓走出,神态镇定自若,步履间透着一股从容不迫,仿佛自己并不是来参加葬礼,而是来参加一场庆功宴。
人群中瞬间发出低声惊呼,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盯着这个不合时宜的红色身影,袁克定看到这一幕时,脑海中猛然想起父亲的遗言,愤怒瞬间点燃,直接对准段芝贵开火。
段芝贵毕竟出身军营,身边还带着警卫,枪声一响,警卫迅速将段芝贵护住,子弹未能命中目标,只擦伤了段芝贵的手臂。
这一枪虽未致命,但却彻底撕破了两人的最后一点体面,一场本应庄重肃穆的葬礼,因这场红衣闹剧变得充满了戏剧性。
段芝贵为何敢冒险穿红衣现身?
这是一个令旁观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仔细分析他的处境就会发现,这件红衣其实是他的一次大胆宣示。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段芝贵的政治地位变得岌岌可危,身为袁世凯最亲近的亲信之一,几乎被所有反袁势力视为同谋者,这种情况下,他需要一个高调的举动来证明自己。
穿红衣现身葬礼,既是对传统礼俗的公然挑衅,也是对权力体系的一次强烈暗示,他不是甘心屈从的棋子,而是可以主动出击的玩家,正重新在乱局中为自己争取筹码。
即便如此,段芝贵一番折腾还是没能给他带来预期效果,随着袁世凯去世,北洋体系分崩离析,段芝贵也逐渐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权力网络。
在新的权力斗争中,他被边缘化,成了众多失势北洋将领一员,“红衣较量”终究成了一场历史闹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