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胎蛋白(AFP)检测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低,一般低于 25ng/mL 。然而,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导致血液中甲胎蛋白的水平升高。因此,甲胎蛋白检测成为了临床上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原理: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通过检测血液中 AFP 的含量来判断是否存在肝癌风险。当 AFP 水平超过 400ng/mL,且持续 4 周以上;或 AFP 在 200 - 400ng/mL 之间,持续 8 周以上,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情况时,就高度怀疑为肝癌。
优势:甲胎蛋白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特异性相对较高等优点。它能够在肝癌尚处于亚临床阶段,也就是患者还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就检测到异常,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对肝脏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情况。
检查原理: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进入人体后,会在不同组织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些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被探头接收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形成肝脏的超声图像。如果肝脏内存在肿瘤,超声图像上就会显示出异常的回声区域。
优势:肝脏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脏的情况。它不仅可以检测出肝脏内直径 1 厘米以上的肿瘤,还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联合检查,为肝脏健康 “保驾护航”
单独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而单纯依靠肝脏超声检查,对于一些微小的肝癌病灶也可能会漏诊。因此,临床上通常建议将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联合起来进行肝癌筛查。这样一来,两种检查方法相互补充,能够大大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对于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长期酗酒、食用霉变食物等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肝癌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这两项关键检查,就能够在早期发现病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让我们一起重视肝脏健康,远离肝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