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代官员的俸禄制度,平台上大多数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文官系统,少有谈及武职系统的。刚好最近也有粉丝私信这方面的问题,御史借此机会与诸位好好讲一讲清代武职官员的俸禄问题。
武职系统的俸禄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八旗和绿营,因为篇幅所限,这里重点介绍绿营的情况。
绿营将领的俸禄和文官一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且绿营武职的情况还要比文官更为复杂一些。从顺治初年至乾隆晚期,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调整期。
清初单纯的俸薪制各省绿营武职依品级高下依次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顺治时期提督的品级不固定,主要根据加衔来确定,加左右都督衔者为正一品、加都督同知衔者为从一品、加都督佥事衔者为正二品。
顺治元年初定绿营官员的俸禄标准,顺治五年,又在俸银的基础上加支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和案衣什物银三项。
以正一品提督为例,俸银95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80两,心红纸张银200两、案衣什物银100两,总计719两。以下的总兵至把总,分别从571两至36两不等(千总、把总仅有俸银和薪银,其他三项无)。
从法定的工资待遇来看,绿营将领的标准似乎并不低,至于账面数字上要比文官系统要高得多。比如正一品的文官年俸为180两外加米180斛,不到的提督的三分之一。
需要注意一下,很多作者把清代文官的俸米单位写成“石”,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宋代以前,1斛等于1石,皆为10斗;宋代以后改1斛为5斗,所以清代时1斛仅有半石。
武职官员天生有个短板,就是不能综理地方钱粮、刑名,故而少了文官系统中“火耗”这一大宗进项。实际上清代文官的俸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头主要是灰色收入。
总体来看,绿营将领的俸薪定额是较低的,很难维持他们的家庭用度,更谈不上体面,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各级将领虚冒兵额吃空饷的弊端。
康熙时期出台了亲丁名粮制度康熙四十二年,朝廷鉴于各省绿营将领“任意虚冒,多寡不等”的现象,推行了亲丁名粮制度。
文献中对此制度的解释比较生涩,通俗地理解就是朝廷给各级绿营将领一定的亲丁数量,每个亲丁都有固定的俸粮。只是这些“亲丁”都属于空额,说白了就是给绿营将领们的一种经济补助。
具体标准是:提督给名粮80名、总兵60名、副将30名、参将20名、游击15名、都司10名、守备8名、千总5名、把总4名。
亲丁名粮由于在制度层面存有漏洞,因为同样都是亲丁,却有骑兵和步兵的区别,他们拿的俸银标准是一不一样的。故而,各省绿营将领钻空子,多将名下的亲丁名额划为骑兵,实现多拿多占的目的。
雍正八年,在田文镜的建议下,雍正皇帝进行了一次调整,采取了“马步各办”的基本方针。这样算下来,提督每年的亲丁名粮标准为920余两、总兵为680余两,以下各级将领皆有定额。
亲丁名粮制度的出台,是朝廷限制各级将领任意虚冒的临时应付措施,它的积极方面是提高了绿营将领的经济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亲丁名粮制度的消极方面也体现出来,就是各省的绿营军队中出现了大量的空缺。前面讲了所谓的“亲丁”只是一种经济补助,实际上并没有人员配置,乾隆时期全国绿营的马步兵空缺多达数万名,严重影响了绿营的战斗力和国家安全。
乾隆晚年实行养廉银制度养廉银制度颁布于雍正时期,但在雍正朝和乾隆晚期以前,养廉银制度主要针对的地方文职官员和八旗武职,不包含绿营将领。
乾隆四十六年颁布上谕,将亲丁名粮制度造成的六万空额按数补充。同时,以文职、八旗武职养廉成例,支给绿营各级将领。这道上谕的发布,表明了亲丁名粮制度的正式废除。
绿营将领养廉银标准也随之制定,具体如下:
提督2000两、总兵1500两、副将800两、参将500两、游击400两、都司260两、守备200两、千总120两、把总90两。
与各省文职官员相比较,绿营将领的养廉银标准定的不高,大致只有文官的五分之一左右。以提督为例,一年的法定收入不到3000两,而总督、巡抚都在15000两以上。
不过有些绿营将领的养廉银相对要高一点,比如京师巡捕营(京城中驻扎的唯一一支绿营军队)比各省绿营将领高十分之一;边疆省份的某些营镇,养廉银也略高于一般的直省定额。
如新疆乌鲁木齐提督为2800两,伊犁总兵、巴里坤总兵为2100两,哈密等营副将为1200两,参将为800两,游击为600两,都司为380两,等等。
从顺治五年初定绿营薪俸,至康熙朝出台亲丁名粮,以及乾隆朝实行养廉银制度,其本质都是以提高经济收入以培养绿营将领的廉洁,限制他们的贪赃玩法,且这些措施在一段时期内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军政的日趋腐败,其实际效果仍是大打折扣的,在文官贪腐横行的大趋势下,绿营将领怎么可能会廉洁,结果是朝廷多给了补助,但仍无法完全遏制任意虚冒、克扣军饷的弊端。
你在想想,红楼梦刘姥姥家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25两4个人就够了,一个提督710两可以养活多少人。
专业好文(我个人认为哈,谢绝专家抬杠)[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