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袁玉宇: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2-23 07:01:04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让企业在产学研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真正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他深入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围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产学研融合、人才流动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家,袁玉宇代表的履职工作也紧密围绕相关产业展开。他牵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医疗器械新技术的转化落地。创新中心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集聚200余名国际产业人才,成功孵化多个创新医疗器械项目,并在去年成立了广州医星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推动临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袁玉宇代表认为,我国企业往往处于创新成果转化的下游环节,如果能在早期就让企业深度参与创新决策,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将大大提高。他在多次调研和座谈中建议,希望推动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解决产业难题。

此外,袁玉宇代表还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支持问题。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往往面临高风险、长周期的资金需求,他建议建立更完善的耐心资本和专业资本支持机制,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人才的流动性至关重要。袁玉宇代表发现,在国外,科研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较为顺畅,既能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也能让企业更精准地把握技术前沿。但在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鸿沟”,合作模式尚待优化。

“如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人才交流机制,让科研人员更直接地参与到产业创新中,不仅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能增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为此,袁玉宇代表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

此外,袁玉宇代表始终关注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他希望通过优化创新政策、完善创新资本支持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举措,为我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政策要落到企业需求上

——记者手记

采访袁玉宇代表,能感受到他兼具科学家的严谨和企业家的敏锐。在迈普医学的实验室里,他向记者介绍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言谈间充满了对技术创新的热情;谈及产业政策时,他又展现出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这些年来,袁玉宇代表的履职之路紧扣“创新”二字,围绕科技、产业、资本等要素,为我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袁玉宇代表说,创新的主体一定是企业,要让政策真正落到企业的需求上,让创新更高效、更具价值。这句话不仅阐明了他履职的思路,也道出了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