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访华前夕,美国对华发起三轮攻势,美高官叫嚣中国不会对美发起报复,还称美国在中美关系中“付出的更多”,中方早就有言在先。
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惯用的霸权式外交手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在即,美国再次用起了这一老套的手段,接连对华发起了三轮攻势。
第一,“尼米兹”号航母前出西太,直奔中国。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已经进入西太地区,目前位于关岛附近。接下来预计将继续前行,接班“里根”号,实现在亚太地区的常态化部署。
美国如此急切的将“尼米兹”号派遣到亚太地区,显然是不想削减自己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此前“尼米兹”号在亚太地区部署时,就曾多次在南海以及台海附近对我国发起过挑衅。如今还未等到“里根”号离开亚太,“尼米兹”号就已经准备赶赴亚太,充分说明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军事任务部署非常密集。尤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按照美国近几年几乎每月都会派遣军机或军舰闯入台海的习惯来看,下个月初布林肯访华前后,“尼米兹”号编队中的军舰或军机,很有可能会趁机穿航台海,为其访华行程造势,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尼米兹”号以及我国周边其他美军机舰的动向。
第二,美国欲加速将台湾地区打造成“豪猪”。据环球网消息,近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一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其中有大量涉台内容。例如美国计划将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向台湾地区提供价值高达100亿“无偿军援”。此外,美国还将向台湾地区提供至多20亿美元的“军援贷款”。美国如此急切的往台当局手里“塞钱”,其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武装台当局,从而将台湾打造成“豪猪”,以尽可能的给大陆实现两岸统一制造阻碍。
第三,继续在科技领域围堵打压我国。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日美国政府再次对我国半导体产业下黑手,将我国36家芯片产业相关的企业纳入“实体清单”。这是继10月中旬那次单边制裁后,美国再一次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起的猛攻。不难看出,美国这次是铁了心要像当初封锁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一样,彻底扼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过美国的图谋并不会得逞,美国现在在半导体对我国用的招数,其实也是当年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时所用的伎俩,不过中国不是日本,我们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更懂得走自主化道路的重要性。
布林肯访华在即,美国却疯狂的围堵打压中国,不仅如此,美国高官近日竟然还公开声称,即使美国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布林肯访华行程也不会有变,中方不会发起猛烈报复。这位美国高官还称,这是因为美国为了实现中美关系再平衡作出了“诸多努力”。
美国高官显然是想要利用媒体抢夺话语权,让外界误以为在推动中美关系的进程中,美国付出的“努力更多”,从而将中美关系无法正常化的锅甩给中国,以掩饰美国的种种对华恶行。不过中美关系的演变,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佩洛西是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窜台,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通过媒体引导舆论都无法改变的基本事实,所以两国关系陷入如今境地的责任在美国。
事后,中国也一直在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在巴厘岛会晤中,中方也曾强调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性。而美国方面却一直是说的多,做的少。一边表态要修复中美关系,另一边却又穷极手段打压中国。所以说到底,在中美关系中,美国一直都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中方早前曾多次提醒过美方,对话需要拿出诚意,创造氛围,制造条件。美国不能一边与中国寻求对话,另一边又在对话前挑起事端制造谈判筹码,我们不吃这套。眼下正是美国有求于中国之际,美国应该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再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中国对话,更不应该在访华前对我国频频发起攻势,否则即使布林肯访华之行能够成行,中美关系也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面对美国的围堵打压,中方必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反制。美国应当清楚,中美关系是对等的双边关系,美国只要敢侵犯我国利益,就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
因为美国知道中国不会反击报复,因为美国打压中太多次了,中国人几乎没有反击。
有言在先有没有起作用吗?你得有所行动啊!难道你造那么多军舰,洗那么干净,放二楼参观?
取消布林肯访华,看美国佬怎么办…….!!
对美国退让,美国得寸进尺一次一次玩弄乐此不疲。对美国就是要强硬,退让换不了和平。中美从来就没有好过。好也只是表面。
目前环境不适合布林肯访问,再议。
应该取消布林肯访华计划和拒绝相关事项的合作和交往,更狠狠的反击,以观后效!
我敢打赌全球人心底里都讨厌美政府
对中国如此挑衅 应该拒绝布林肯来访 他们嘴里说出来的 都是谎话
中国现在握着一手好牌,这次定给布林肯一个好看!
坚决反对美国鬼子访华!
来了,老子不让他阳了才怪
永远别相信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中国就应该让美国通胀率越高越好,禁止所有商品出口美国,禁止所有不在中国生产的美国企业产品在中国销售!驱逐所有美资金融和服务企业!加速抛光美元美债,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打击美国佬的嚣张气焰!
报复你美国佬没有商量
打倒美帝!
不可能不报复
北美病夫
直接钢硬对碰美国就是对的,不要等美国在中国周围形成亚洲北约就难以对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