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显示,乌克兰炮兵在操作2S7“牡丹”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时,疑似发生了爆炸,而且爆炸极为猛烈,整个自行榴弹炮都被炸毁了,更不用说操作火炮的乌克兰炮兵了。
由于缺乏详细的资料,目前尚不清楚这次严重事故的具体情况,有分析人士怀疑乌克兰军队不是爆炸腔,而是乌克兰军队在拉枪线时遭到俄军袭击,可能是“柳叶刀”巡逻导弹,也有分析人士怀疑乌克兰军队使用的是美制辅助的203毫米子弹,但这些猜测都缺乏证据证实。
2S7“牡丹”203毫米自行榴弹炮是俄乌战争中出现的最大口径管炮,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都装备了这种炮。
根据公开报道,这门远程重炮在俄乌武装中都曾发生过爆膛事故,虽然俄乌武装没有公布调查结果等原因,甚至没有进行调查,但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2S7“牡丹”203毫米自行榴弹炮本身有关,很可能是其身管无法承受连续强装弹射击,当然,这也是一种推测,没有实际证据支持。
早在俄乌全面战争爆发之前,乌克兰军队就已经在东部地区和“俄混合武装”使用了2S7“牡丹”203毫米自行榴弹炮。
“牡丹”发射的110公斤火炮最大射程为37.5公里,远远超过“俄罗斯混合武装部队”装备的2S19“Msta-S”152毫米自行榴弹炮。重型炮弹可以对“俄罗斯混合武装部队”的防御区域造成强大的破坏。
正是看了乌克兰军队“牡丹”的实战表现,再加上扩军带来的装备不足问题,俄罗斯国防部也对原来退役的“牡丹”进行了重新服役,并通过升级通信定位系统将其升级为2S7M。
然而,在这场俄乌战争中,俄乌两军的“牡丹”表现却十分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具体来说,乌克兰军队的“牡丹”表现相当不错。
在基辅机场的战斗中,乌克兰总参谋部的重炮旅使用了“牡丹”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不仅摧毁了机场跑道,阻止了装载援军的俄军运输机降落,而且给机场的俄军精锐空降部队和特种部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乌军装备的“牡丹”远不如俄军,而俄军的“牡丹”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毫无存在感,再加上俄国防部对前线信息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牡丹”这样的203毫米口径重炮已经落后于时代,否则冷战结束后也不会被俄军退役。
“牡丹”诞生时,与东西方装备的大量6英寸炮相比,其威力和射程都是压倒性的优势,但在冷战后期,火炮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北约标准的155毫米榴弹炮,其炮管直径已经从39倍、45倍增加到现在的52倍,未来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这些新型155毫米榴弹炮在射程上已经超过了美苏的203毫米榴弹炮,而且在射速、机动性和单位时间投弹等方面都有优势,综合性能极强。
在俄乌战场上,俄军的“牡丹”虽然是自行榴弹炮,但机动性仍然有限,而且如果射击后不及时撤离,很容易被乌克兰军队的西方反火炮雷达锁定,乌克兰军队的反火炮能力很强,没有炮塔的“牡丹”甚至不用直接命中,一颗险些脱靶的子弹就足以瘫痪并摧毁它。
生存能力弱,而且在射程、精度和单位时间弹药投送量上都不好,俄军“牡丹”被乌军的北约标准远程重型火炮所淘汰是必然的。
相比之下,乌军的“牡丹”只有10架左右,俄军火炮的反火炮能力薄弱,想要找到并摧毁乌军的“牡丹”那可就难了,至于使用无人机,尤其是“柳叶刀”的反火炮作战,嗯,稍微懂行一点的网友就知道这些东西与反火炮雷达相比是多么的低效。
俄罗斯炮兵最缺乏的是反火炮雷达。
炮弹完全不一样,怎么用?苏系楔形炮闩,需要弹筒辅助。霉系螺纹炮闩,直接发射药包。就像二战的步枪都是7.62口径,.30-06的霉国子弹能用在莫辛纳甘上么?
不出意外是乌克兰的大炮用上了美国人的炮弹。两种炮弹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