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毛主席在北京、济南部队军事训练表演现场。
照片中,毛主席闭上左眼,大睁右眼,举起步枪瞄准。拿枪的姿势,有些生涩。那是在1964年6月15日,毛主席观看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训练尖子的汇报表演。
济南军区某部战士宋世哲,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其间还4次压弹。观看比武的毛主席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于是,就有了他举枪瞄准的经典一瞬。
毛主席一生指挥过千军万马,这却是他唯一一张拿枪的照片。
而令人十分费解的是毛主席戎马生涯却从不碰枪。
毛主席作为战争年代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元帅,虽然在建国以后他本人拒绝接受大元帅的军衔受封,但是他永远是人民心目中那个坐镇主场的大元帅。
这样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的一生之中居然从不愿意去接触枪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主席是因为不忍心杀生吗?
但是毛主席却是一个会打枪的人,最开始毛主席参军的时候,就是在程潜手下干事。
毛主席曾回忆说:“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这几下子还是从陈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但是为何毛主席最终还是放下了枪支,选择了不配枪也不会去碰枪。
其实这件事本质上来说很好理解,一个统帅理应坐镇后方挥斥方遒,上场打仗本就不是他该干的事情。
这就好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丞相,他自然就不可能和普通士兵或是将军一样上场去打仗。
诸葛丞相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后方统帅这些将军和士兵,让他们能够最终打赢敌军。如此看来,若是让诸葛亮上阵去真刀真拳去打架,这无论如何都听上去很虚幻。
毛主席自然也是这样的,并且毛主席坚信,如果革命还需要统帅上阵去亲自打仗的话,那这个革命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这同样也是毛主席对于自己共产党事业的信任,他很果断的就抛下了枪,转头去研究了战略战术,希望自己能够为人民最终展现出他脑海中那幅宏大蓝图。
统帅不需要配枪这是次要原因,其实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共产党初期搞革命的时候很穷。
这并不是什么隐秘性的话题,最开始我党人民拥有的枪支弹药极少,毛主席更希望枪支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他主动放弃了枪支,节省下来的枪支为前线的战士们牺牲少上一分。
毛主席自己也说过,枪杆子下才会出政治,但是他比起相信枪,更相信的是广大人民。
因此,毛主席一生之中极少碰枪,他也给自己立下了不碰枪的原则,这个原则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依旧被毛主席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