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现在需要紧急支付50万合同保障金,对方账号已发到您邮箱!”“我就在办公室,怎么没听说……”3月6日下午,宁河区桥北街道会议室里,一场模拟“高管钓鱼诈骗”演练,让在场30余名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深受启发。
要知道,这是桥北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牵头联动“鸥歌”志愿服务团队与镇北派出所“巾帼”宣讲团,逐步推动普法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转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宁河区桥北街道立足城市化进程中“夹心层”治理难题,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信息壁垒、处置延时、资源分散三大痛点,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作为破题关键。
2025年,通过街道党工委牵头,整合公共安全办、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力量,打造集网格管理、矛盾调解于一体的实体化平台。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经联动21个村和11个社区及12个部门科室,推动“议事共商、资源共聚、风险共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实现治安环境质的提升与优化
平日里,桥北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充分发挥枢纽作用,联动街道与派出所构建“四位一体”指挥体系,街道书记、办事处主任、派出所所长、政委联合挂帅,统筹整合12345工单、110警情,信访数据三大治理资源,建立“治安风险监测图”,动态标注高发案时段和区域,按照“监测图”常态化开展治安隐患排查,2025年年初至今,开展专项治理行动12次,完成日租房循环检查125家次、特种行业场所深度排查256家次,提示整改安全风险隐患31处,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实现同比下降2.1%,民生诉求响应满意率逐步提升。
以困扰辖区宁新花园小区居民许久的摊贩占道经营治理难题为例,在桥北街道综合治理中心的介入下得到了妥善解决,曾经混乱不堪的局面如今已被井然有序的“麒麟夜市”所取代。
此前,宁新花园小区周边小摊贩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不仅导致交通拥堵,环境卫生状况也急剧恶化。因噪音扰民、打架斗殴、垃圾堆放等问题警情和12345热线投诉不断。
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桥北街道综合治理中心积极作为,多次组织各方进行调解协商。在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和摊贩生计的基础上,借鉴“潮汐式”管理模式,将机关和物业楼前车位规划为摊贩集中经营区域,并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明确经营时间、摊位摆放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卫生清理与秩序维护,“麒麟夜市”由此诞生。
夜市开业后,效果立竿见影,曾经混乱的街道变得通畅整洁,实现了由乱到治转变,群众投诉量、警情量显著下降。
街、所、社三级信息互通机制
桥北街道综合治理中心创新党建引领下的常态化联席议事制度,每月固定召开社区(村)、派出所、街道职能部门三方例会(紧急问题随时召开),会上社区(村)投屏展示需要派出所协调的“硬骨头”问题、派出所通报治安风险、街道科室解读政策,三方当场敲定整改方案,次月例会首项议程通报上月完成情况。
机制运行以来,通过“问题通报—案例研判—任务分解—反馈效果”四步议事法,累计推动破解物业管理、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13件。
滨江社区作为一个成熟的居住社区,一直以来居民生活较为和谐。然而近期,其中的某小区3单元却因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引发了一场邻里纠纷。
2025年1月,事情的起因是该单元401室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无法正常排出,出现外溢现象。大量污水顺着楼层缝隙流下,给楼下301 室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多处财产也遭受损失。楼下301室多次找到楼上401室,要求赔偿,均被拒绝,矛盾逐渐激化。
社区上报街道后,桥北街道综合治理中心启动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由物业公司负责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对下水管道进行全面疏通和更换老化部件;稳定双方情绪,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联合专业律师,对此次下水管道堵塞事件涉及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部分存在不当使用下水管道行为的居民也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责任。
历时一个月最终,在桥北街道综合治理中心的介入下,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解,3单元全部住户最终认可了调解方案,矛盾就此化解。
“综合治理中心运行以来,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快速化解纠纷的通道。”桥北街道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理念,以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打牢基层基础,全链条分层分级分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营造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