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徵阮氏重橅天一阁北宋石鼓文」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京师书文字 2025-02-10 03:45:44

《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被誉为“小篆之祖”,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鼓共有十面,每面刻有四言诗,内容主要记述君王田狩渔猎之事。唐代已有拓本,但未流传下来,现存最古老的拓本为天一阁所藏的北宋拓本。嘉庆二年,阮元细审天一阁北宋拓本,并参考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拟书意。由张燕昌以油素书丹(即用红色颜料书写),海盐吴厚生负责刻石,江德地运刀凿刻。刻成后,该拓本被置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供诸生学习。

该拓本字体古朴雄浑,保留了石鼓文的原始风貌,同时在摹刻过程中注重精神与形神的统一。阮元重摹的石鼓文一经问世,流传甚广,影响巨大。而天一阁北宋拓本的真身已于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现存的《仪徵阮氏重橅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拓本被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此外,阮元后人曾花费数年编印了《清阮元重摹北宋石鼓文》,使这一“小篆之祖”得以重新面世。该拓本不仅是研究石鼓文的重要资料,也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展现了清代金石学和书法艺术的高水平。

1 阅读:24

京师书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