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指导员是什么军衔?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军旅常识的人,恐怕都觉得简单。不过,新军衔制施行以后,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

按照以往的规定,上尉是正连级的主导军衔,同时是副营级的辅助军衔。因此在以往基层部队,经常会看到一批“上尉连长“和“上尉副营长”,如果是“少校副营长”反而是提拔相对比较慢的;同时,在正连岗位上,“中尉”和“上尉”军衔基本平分秋色,提拔快的就会出现“中尉”连长、指导员,任职时间长的自然就是“上尉”连长、指导员。
新军衔制度下,施行“一职一衔”,即每一职务只对应一种军衔,改变了以往同一职务有多种军衔的问题。在新军衔制下,正连职的连长、指导员只对应“上尉”一种军衔,因此,上面的问题只有唯一答案了。同样,新军衔制下,副营只对应“少校”一种军衔,因此在今后的解放军部队中再也不会出现“上尉副营长”这样的称呼和级别。

经常会有人问,同为“上尉”的连长、指导员哪个官大?有的说指导员大,有的说连长大,也有的说指导员就是管思想教育的,实权在连长手上。甚至有些当过兵的人都众说纷纭。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对!
“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后在我军建立起的区别于外军的特有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连队党支部”是“党指挥枪”的组织根基,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党支部中,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政治指导员是书记,连长是副书记,重大事项由党支部集体研究,支部成员分工负责。因此,连长、指导员是相同级别,只是工作分工不同。

实际工作中,可能连长、指导员中某一人任职时间长、工作经验相对丰富或者工作能力相对突出,会出现连长或者指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发言权”,但并不能说明官大官小的问题。同样,营长与教导员、团长与政委……均是这样的职务关系。
在“逐月”新政推出后,上尉能“逐月”吗?
“前慢后快中间稳”是新军衔制军官晋升的节奏,根据新规定,尉官任职最低、最高年限及最高服役年龄分别为:
少尉,最低任职年限2年,最高任职年限7年,最高服役年龄35岁;
中尉,最低任职年限3年,最高任职年限8年,最高服役年龄35岁;
上尉,最低任职年限4年,最高任职年限9年,最高服役年龄40岁。

相较以往,尉官晋升速度明显放缓。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以往的基层部队,排长3年可以直接晋升至正连,正连4年可以晋升至正营。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在新军衔制施行后,这样的晋升效率在尉官这个阶段恐怕很难实现了。
新军衔制下,本科毕业由“中尉”改为“少尉”, 每一军衔均需要干满最低任职年限,尉官晋升的时间被明显拉长。军官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的条件为:
(一)担任军官满16 年的;(二)担任军士和军官累计满16 年的;(三)服役满20 年的;(四)直接选拔招录军官、特招入伍军官晋升(授予)少校以上军衔后达龄退役的。
根据上述条件,“上尉”也可能会满足“逐月”条件。举例说明,大学生士兵入伍,入伍2年后考军校,完成军校4年学业,毕业授予少尉军衔,任职排长开始,在不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条件下晋升至上尉,如果年龄不超过40周岁,服役满20年是可能的。

在军官退役金基数表中同样列明了“上尉”军衔的待遇级别及计发基数,同样印证了“上尉”军衔“逐月”的可能。目前现役上尉军官的工资待遇约为每月12000元,逐月后的退役金按照计发基数计算每月约为7000元,退役后还可以找一份工作获得另外一份工资收入,按照目前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看,上尉“逐月”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当然上尉“逐月”肯定只是少数,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具体做出何种选择还是要依据自身的情况,理性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