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广阔!六大企业获政府支持,聚焦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

斜阳云飘 2024-06-13 00:47:01

据中国日报5月29日报道,中国计划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此次史无前例的研发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等六家企业有望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

全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技术的终极形态,具有诸多明显优势。相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液态电解质换成固态电解质,这一技术革新在理论上可以彻底解决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提升能量密度,并有望降低制造成本。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将对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应用广泛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仍然使用液态电解质,这种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溶剂干涸、挥发、泄漏等问题,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而全固态电池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政府与企业的联合推动

中国政府对全固态电池的重视体现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发展对象,2023年初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固态电池的标准体系研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家企业纷纷加速布局这一领域。

例如,宁德时代和上汽集团都已公布其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计划,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卫蓝新能源和吉利也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源,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量产。这些企业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和技术储备,将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商业化进程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全固态电池拥有显著优势,但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挑战。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成本和电导率较低,这使得其制造成本高于传统液态电池。例如,固态电池的成本大约为150美元/kWh,而液态电池的成本约为120美元/kWh。为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全固态电池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业内专家预测,到2026年,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有望接近液态电池。为此,需要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材料成本,以及优化产业链来实现。此外,研发复合电解质,结合不同材料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固态电池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全球视野下的竞争态势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中国、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国家都将其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欧美企业也在加紧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例如,丰田汽车宣布在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预计2027年实现市场投放。

在国际竞争压力下,中国企业必须加快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国内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有所不同,多数选择氧化物技术路线,研发的产品多为半固态电池。而海外企业更倾向于硫化物技术路线,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开发。

展望未来的市场前景

尽管目前全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其在新能源汽车、3C电子及全球储能等领域的市场价值已经开始显现。据预测,若固态电池能实现产业化,到2025年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市场空间能达到60亿元人民币。

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落地需要经过充分严谨的测试和验证过程,包括搭载整车的验证、高寒高温的验证等。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重视应用与研发、生产的双向促进,以及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进行重构、配置和升级。

综上所述,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不仅在技术上具有显著优势,还将引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潮流。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有望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0 阅读:60

斜阳云飘

简介: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 赠饮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