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身富贵为何家道中落?他肯定不会告诉你,因为实在太丢人!

南柯归洵 2024-09-16 16:05:04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鲁迅原名周樟寿,他出生的时候,家境还是非常殷实的,祖父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也足够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在鲁迅的一些文章中,也能够看出,年少时期的他被称作少爷,家中有各司其职的仆人,小时候的生活非常幸福。

但好景不长,年少时期,周府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是一夕之间就没落了。

不过在鲁迅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家中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而鲁迅家的衰败,其实也是有些丢人的。

鲁迅年少时期经历了什么?周家究竟是怎样没落的呢?

年少家境没落

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鲁迅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过家境衰落之后的境遇,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当铺与药铺之间。

在此之间,鲁迅还是走到哪里都被人毕恭毕敬对待的周家大少爷,然而几乎一夕之间,他就成为了借住在亲戚家,被称为乞食者的困顿之人。

鲁迅曾感慨,从小康之家堕入困顿的过程中,大抵就能看清世人的真面目。

前期的阔绰和后期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觉得,很多大文豪作家,都是因为一些变故尝尽人情冷漠,才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作家。

而普通人平淡的生活,很难感知到这个世界真正的现实,没有经历没有感悟,因此也就很难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可谁愿意经历这些呢?鲁迅年少时饱经世态炎凉,如果能够选择,究竟是用犀利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还是平淡过完一生,谁又能说得准呢?

而鲁迅之所以有这样的经历,从人人追捧的大少爷,一朝寄人篱下低头讨生活,都是因为他的祖父周福清。

这个周福清,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之后,但却一心读书考取功名,天资聪颖又肯努力,很快就金榜题名,实现了进士及第。

通过了殿试的周福清被皇帝钦点到翰林院当差,周福清还以为自己此后就飞黄腾达了,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周福清平头百姓出身,根本就不懂与人交际,更不明白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人家勾心斗角,他整天唯唯诺诺。

周福清在翰林院一直都是边缘人,没多久就受到排挤,被外放到了江西当个小小知县。

在知县的位子坐了没多久就被免职,周福清不明白,为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可生活还要继续,寒窗多年,他不可能就此灰溜溜回家,于是就花钱给自己捐了一个小官。

换了个角度看官场,他才终于发现自己曾经看不见的角落里,全都是当官的“学问”。

这之后,周福清终于慢慢摸透了官场的生存之道,原本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目标,也被抛诸脑后。

在这个小官的位置上,周福清一坐就是几十年,当官的手指缝里流出来一点,就够平头百姓生活好一阵子,这话在当时那个背景下一点也不假。

虽然只是一个芝麻小官,但几十年时间里,周福清也攒下了不少家业,唯一遗憾的就是儿子没能成才。

为了让儿子有个好前程,周福清可谓奇招百出,殊不知就是因为他执念太深,才让辛苦攒下的家业毁于一旦。

蠢奴败家

光绪十九年的时候,正赶上慈禧六十大寿,所以这一年增设了恩科,周福清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儿子步入官场。

可儿子不争气,唯一的办法就是贿赂考官,正巧此时有人找上了周福清,请他做中间人,给主考官殷如璋行个方便。

之所以会找上周福清,是因为这个殷如璋,和周福清是同年进士及第,当年有些交情。

同乡的几个人,一共凑了一万两银票,并且准备好了关节条子,上面是需要关照的五个考生的名字,只要周福清能把条子送到殷如璋手上,自然有不菲的报酬。

周福清本来不想冒险,毕竟科举舞弊可是大罪,但这钱都送上门来了,再一个,贿赂考官他自己也想过。

这下不用自己准备钱,只要悄悄将儿子的名字加上去,又能实现目的,又能拿到报酬,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周福清答应了同乡,立马就派出自己身边最信任的老仆人陶阿顺,带着关节条子和银票,乘船去找殷如璋了。

到了地方之后,因为早有准备,疏通了关系,陶阿顺很容易就见到了主考官殷如璋,只不过并不是单独见面,当时在场的还有副考官。

陶阿顺按照周福清教他的,将东西交给了殷如璋,殷如璋心领神会,收下了条子就让陶阿顺离开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算是成了,可坏就坏在这个陶阿顺的愚蠢和胆小上了,离开之前,周福清交代过,他要送出去的是万两银票,让陶阿顺一定小心保管。

就是这句话,让陶阿顺一路上战战兢兢,事情办成之后,陶阿顺又折返了回去,嚷嚷着让殷如璋给他收条。

贿赂考官,心知肚明就算了,陶阿顺这么一闹,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他今天就是来送钱的。

殷如璋当即警觉,让人将陶阿顺拿下,并立刻义正言辞澄清自己以为只是旧相识送来的问安信,对钱财一无所知。

殷如璋还即刻在副考官面前展示了自己尚未拆封的信件,带着目击者找到了知府哪里去告发周福清意图贿赂考官。

殷如璋倒是撇了个干干净净,周福清就倒霉了,成功的消息没收到,等来的是自己被下大狱,甚至判了斩监候。

为了救周福清的命,家里能打点的都打点了,几乎所有的家产都被用在了疏通关系上,周福清最终保住性命,但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

周家经此一事,几乎所有的资产全部变卖,而家中男丁也都为了保命离乡避祸,少年鲁迅也去了外婆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结尾

困顿之际的鲁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清了人情冷暖,父亲患病他奔走于当铺与药铺,祖父出狱之后常破口大骂,上到皇亲贵胄下到街坊邻居,鲁迅和周福清的关系也很不好。

周家可以说的成也周福清败也周福清,而鲁迅,经历了从官家少爷到寒门长子的变故,底层经历让他更加明白国家面临的问题,这也造就了他名垂青史的成就。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在2022年10月4日《文史|为何鲁迅一生经历了无数次逃亡?》的报道

央广网在2015年《考场《无间道》里的卧底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报道

北方网在2010年10月10日《鲁迅的祖父 周福清》的报道

0 阅读:83

南柯归洵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