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近一尺的长方盒,黄花梨料质典型,前几天集中介绍了表面特征细节,今天终于轮到打开来一看。
盒口不起线,板材厚度应该不薄。盖子和盒子上下分离,断定以子母口衔接。
揭开来看,盖子里面黑乎乎,满布墨色黑漆,不反光发亮,过去老物件样子。
仔细观察,顶板和立墙内表有着自然而然的深浅不一,随时光流逝逐渐形成,各部分原装配原漆。
上一张立墙外表面的大图,深深的棕眼沟槽表明原加工面粗糙,后来在使用中反复摩擦触摸,慢慢变得光滑亮泽。
下方盒子的情况大致相同,倘若精细打磨到千目以上,长长的管线会断开,熟悉的麦穗纹将显现。
盒口外皮削去一层,盖口正好相反,间隙配合获得好的密闭性,同时限制水平方向位移。
盒子里面显出木头的本色,与盖子不太一样。底板木纹清晰而华丽,棕眼毛孔细致入微。
侧帮留有淡淡的黑色,漆层被清理但不彻底,而底板上则干干净净。
翻过来看,底板另一面也如此,颜色及外观都与立墙有差异,虽然同为黄花梨料质,但不像是一批料的。
过去曾有过一段时间,黄花梨满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少金帮铁底的老盒箱被换底,猜测此盒的底板也许是后配的。
同时还发现立墙的闷榫造法很特别,外表面45度斜交,里面却用齐碰头方式,上面的盖子也是一样。
盖子原配原漆,立墙上下是一木的,由此可见老黄花梨长方盒基本为原装,底板有为求满彻而后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