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干架,“4个铁杆”会帮美国?中国又能指望谁?太现实了

南斋孤风中 2025-03-30 22:21:30

有人认为,一旦中美开战,有一些国家会帮助美国。

印度会不会帮美国?

很多人觉得肯定会,因为中印积怨已久。

1962年,印度刚独立不久,就对西藏动了心思。

提出“麦克马洪线”,单方面把我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地图,还派兵进驻。

10月,这一仗打了一个月。

最后是我们赢了,但边界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2020年,加勒万河谷发生了什么?

两国军人在边境发生冲突。

印度到底是怎么想的?

印度一直有个“大国梦”,认为自己才是亚洲老大。

看到中国快速发展,心里自然不舒服。

特别是发现自己家门口的邻国都跟中国关系不错时,印度更觉得被“包围”了。

但真打起来印度就一定帮美国吗?

说实话,不一定!

为啥?

印度人精着呢。

奉行“不结盟”政策,历来是能吃两家饭就不吃一家饭。

印度从俄罗斯买武器,从美国拿技术,又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

脚踏几条船。

中印贸易很重要。

2023年,中印贸易额超过1200亿美元,说放弃就放弃?

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嘛!

尤其是印度的药品原料,有很多都靠从中国进口。

历史经验告诉他们:

“美国不靠谱”。

1971年印巴战争,美国派第七舰队支援巴基斯坦,而当时是苏联帮了印度。

印度人没忘这段历史。

最近几年印度干了啥?

俄乌冲突中,印度拒绝谴责俄罗斯,还大量买俄罗斯的便宜石油;

印度加入了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但拒绝让它变成军事同盟。

这些都说明了一点:

印度很精明,不会因为历史恩怨就不顾一切选边站。

精打细算,看哪边对自己更有利。

这就是现实。

日本会助美吗?

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发生冲突,日本很可能会站在美国那边。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

美国牵着日本的“绳”有多紧?

二战后的日本,说白了就是一个“半独立”国家。

为啥这么说?

因为:

驻军就在家门口。

美国在日本有着约5万驻军,分布在全国各地。

横须贺、三泽、冲绳... 这些地方都有美军大本营,你能不听他的吗?

军事上的紧箍咒。

1951年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至今仍在生效。

这个条约啥意思?

简单说就是:日本的安全由美国负责,日本不能有进攻性武器和军队。

虽然现在日本有了自卫队,但基本防御战略还是依赖美国。

经济命脉握在谁手里。

美国是日本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2年,两国贸易额约2200亿美元。

美国市场对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极为重要。

1894年,日本偷袭大清帝国,最后赢了,还拿走了台湾岛和巨额赔款。

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长达14年,制造了累累罪行,造成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

这个伤口,到现在还隐隐作痛。

二战后,德国真诚道歉并赔偿,而日本却始终态度暧昧,一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中日还有实打实的现实矛盾:

钓鱼岛之争。

这块面积不大但战略位置重要的岛屿。

海洋权益之争。

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至今没解决。

双方主张的专属经济区重叠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这里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强大中国”是日本噩梦?

从历史上看,每当中国强大统一,日本就会感到压力。

日本,曾在中国弱小时占尽便宜。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败了积贫积弱的清朝;

而当中国统一强大时,日本就没这么容易得手了。

中国的“一带一路”,让日本的印太战略相形见绌。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中国GDP约为日本的3倍多。

近年来,日本军费开支连年增长。

2023年达到约5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从不到1%上升到超过2%。

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各种针对中国的联盟,如四方安全对话。

日本,说到底,是为了自身利益。

在他们看来,一个强大的中国会挤压生存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而站在美国一边,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中国发展,同时争取更大自主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日经贸联系也很紧密。

2022年,双边贸易额高达3710亿美元。

这种经济依存关系,或许会让日本在关键时刻三思而后行。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日本的选择,最终将取决于它对自身利益的判断。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这个南半球的大块头其实内心很怕怕。

为啥这么说?

咱们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来看。

岛国心态的根源。

澳大利亚虽然面积不小(769万平方公里,几乎和美国本土一样大),但人口才2500多万,还全挤在沿海。

澳大利亚一直有种被入侵恐惧症:

1942年,日本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并占领了新几内亚。

这次“差点被打上门”的经历,让澳大利亚心有余悸。

澳大利亚为何靠美?

二战后,澳大利亚与美国签订了《澳新美安全条约》(ANZUS),把安全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

现在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还驻扎着美国海军陆战队。

澳大利亚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文化、制度都与西方同源。

自然更倾向于与美国这样的“文化亲戚”站在一起。

澳大利亚一边害怕中国,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羊毛、葡萄酒等重要出口产品,中国是最大买家。

中国留学生和游客,是澳大利亚教育和旅游业的摇钱树。

欧洲的态度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欧洲与美国走得那么近,又为何在对华问题上存在微妙差异。

北约,是美国控制欧洲的最大筹码。

目前欧洲有约7万美军驻扎,美国核武器也部署在德国、意大利等国。

俄乌冲突,更强化了欧洲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

2022年,双方贸易额高达约8500亿欧元。

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也使欧洲在金融上难以摆脱美国影响。

美国占主导地位。

虽然欧洲整体上倾向于美国,但其对华态度比澳大利亚要复杂得多:

2022年,中欧贸易额达到8470亿欧元,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德国等制造业强国,对中国市场尤为依赖。

中国也是保时捷、奔驰、宝马等豪车品牌的最大市场。

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强调欧洲需要“战略自主”,不要盲目追随美国。

国际冲突中,没有绝对的孤立与团结。

只有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精打细算。

中国:不是孤家寡人,而是靠实力

那中国,如果和美国闹矛盾,会不会很孤单?

美国确实有一大堆“铁杆”:

北约有32个加盟国,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但仔细想想,朋友多就真的有用吗?

当年苏联解体前,华约组织那么多“兄弟国家”。

结果怎样?

墙倒众人推,东欧国家争先恐后加入北约。

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盟友们除了韩国、澳大利亚派了些兵,其他北约盟友基本都是口头支持。

阿富汗战争拖了20年,最后美军仓皇撤离时。

那些“盟友”又在哪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今天的解放军,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2年辽宁舰服役,到如今已有3艘航母。

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1.3万吨。

这些年,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超过美国,总吨位仅次于美国。

075型两栖攻击舰,能装载数十架直升机和上千名陆战队员。

过去十年,中国平均每年下水的军舰总吨位超过美国、日本、英国三国总和!

歼-20五代机隐身战机已服役上百架。

而美国F-22生产线已经关闭,总数量不到200架。

轰-20,与美国B-2、B-21形成同等级别的战略威慑。

空中加油、预警、电子战。

这些过去的短板如今一一补齐。

运-20大型运输机填补了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空白。

这是中国的战略杀手锏,也是美国最头疼的地方:

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2000公里。

可以携带多个核弹头,美国全境都在射程内。

东风-17、东风-21D等反舰弹道导弹被美军称为“航母杀手”,一枚导弹的造价可能只有航母的千分之一,但可能让航母失去战斗力。

高超音速导弹。

目前,美国还没有可靠的拦截手段。

今天的陆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大兵团作战”的模式了:

信息化作战,坦克、步兵、炮兵、工兵等多兵种一体化作战,灵活性大大提高。

从武警雪豹、海军陆战队到陆军特种部队,各种特战力量日渐成熟。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建国70多年来,我们靠的就是这股子劲儿。

上世纪60年代,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和卫星。

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严密封锁,苏联也撤走了专家。

结果呢?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硬是凭自己突破。

美国一直拒绝向中国出售先进战机,结果中国自己搞出了歼-20。

现在,全球只有美国和中国,能独立生产、大批量装备五代机。

美国不断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结果激发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决心。

GPS曾经是全球唯一的卫星导航系统。

如今中国北斗已全面建成,精度不输GPS。

中国的“朋友圈”其实不小

虽然,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的军事同盟。

但国际影响力可不小:

中国是全球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这些国家即使亲美,也不愿意在经济上与中国闹翻。

中国往往能得到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还有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扩容。

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朝鲜、白俄罗斯、古巴、委内瑞拉等国与中国关系密切。

我们的“朋友圈”其实不小。

中国历来讲究先礼后兵,但这不代表怕事。

如果真发生冲突,14亿中国人会空前团结。

抗美援朝时,“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不是喊出来的,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中国海军在自己家门口作战,有岸基导弹、岸基航空兵的支援。

而美军要跨越大半个太平洋来打仗,补给线长达数千公里。

网络战、电子战、太空战等新型作战领域,中国已经不是吃亏的一方。

我们中国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这,就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底气。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