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千古史记
编辑|千古史记
最近,美国一名前乌克兰问题特使沃尔克的公开表态——乌克兰已经失去了通过军事手段收复失地的可能。
乌克兰的困境并非今日开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不仅面对着俄军的猛烈攻势,还得应对内部经济崩溃、能源短缺以及西方支持的减弱。
如今,美国高层传来的这一“真相”,让泽连斯基的日子更加难熬,沃尔克的观点非常直接:西方不会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吞并,但同样也不会指望乌克兰以军事手段夺回这些地区。
换句话说,乌克兰的“强力反攻”已经失去了外部支持,没有人会公开承认,但更多的人选择默许,这种现实,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泽连斯基显然早已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俄乌前线的僵持,让他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
毕竟,特朗普曾公开表示,结束俄乌冲突是他的首要任务,但泽连斯基心里清楚,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一向不友好。
他认为乌克兰在“窃取”美国资源,对泽连斯基更是讥讽多次,这让泽连斯基不得不提心吊胆,生怕美国的援助政策因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而发生重大转变。
特朗普上台后是否会大幅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甚至直接接触普京来谈判,泽连斯基也说不准,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会面中争取对乌克兰有利的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北约这个乌克兰一直视为“终极保障”的目标,实际上也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牢不可破,美国军事专家威廉·施莱佛的最新预测就揭示了北约的脆弱之处。
他直言,如果北约在未来与中俄爆发冲突,北约的导弹储备将在一个月内耗尽,数十艘军舰和上百架战机将会毁于战火,北约的“去军事化”可能在10年内完成。
施莱佛的判断可以说让北约内部感到头疼,要知道,北约内部的凝聚力本就存在问题,军费、装备更新、决策效率等方面的不均衡让这一联盟在面对复杂局势时显得格外乏力。
加上施莱佛的表述中,将中国列为北约的“潜在敌人”之一,这种观点可以说“添乱”来了。
施莱佛的分析并非空穴来风,俄乌冲突已经让北约的大量武器库存被乌克兰消耗殆尽,而中俄两国的军工体系却具有强大的持续生产能力,尤其是中国,在军事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歼-20隐形战机到东风系列导弹,其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面对一个装备精良、决策高效的潜在“对手”,北约的处境令人堪忧。
乌克兰自己并非没有试图改变局面,泽连斯基在冬季宣布切断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这一动作意在用能源“绑架”欧洲国家,逼迫其更加坚定地支持乌克兰。
但这种策略反而引发了邻国的强烈反弹,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警告称,如果乌克兰执意切断天然气,斯洛伐克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电力,而摩尔多瓦也宣布将限制电力出口。
这两国的决定让本就因俄军打击而能源匮乏的乌克兰雪上加霜,泽连斯基想借此施压欧洲,却引火烧身,最终难以为继。
加上俄军近期的攻势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数据,俄军仅在过去一昼夜内,就击退乌军580多人,并摧毁了大量军事装备。
而乌克兰军方虽然也在进行反击,但显然力不从心,美国方面甚至预测,乌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占领区将很快完全丧失,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乌克兰的战线只会越收越窄。
美国国务院特使沃尔克的补充观点:即便国际社会不承认俄罗斯的“新地区”,但也不会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迫使其归还乌克兰,这种“不承认但默认”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乌克兰的未来——领土损失似乎不可避免。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在这一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尽管西方媒体多次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甚至虚构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证据”,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中国在整个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呼吁双方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从军事角度看,中国虽未介入,但其强大的武器装备研发能力“惹人眼红”,这也难怪北约专家要将中国列为假想敌,但这只能说明西方对中国的崛起有多么忌惮。
无论是依赖美国,寄希望于北约,还是试图通过能源施压欧洲,泽连斯基似乎都找不到明确的出路,俄军的强大攻势、北约的疲软现状,以及美国可能的政策转向,都让乌克兰几乎喘不过气来。
对乌克兰而言,或许“及时止损”才是避免更大灾难的唯一选择。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美国专家:在与俄中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北约在10年将被去军事化》——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1月2日, 20:53
《美国前官员:基辅将不得不放弃通过军事手段夺回领土》——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1月3日, 08:24
《泽连斯基:期待与特朗普会谈,不放弃加入北约!乌军称俄军遭受重大损失!俄军:乌军一天损失超580人》——每日经济新闻2025-01-03 08:54·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