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香港电影,如今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内地电影市场的大手笔投入形成鲜明对比,港片预算持续缩水,演员自降片酬仍难有戏可拍,这一残酷现状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古天乐在2025年度春茗晚宴上,直言对行业前景深感担忧。他表示将代表本土电影行业与政府磋商,寻求支持以渡过难关。据悉,总会原定两年内拍摄八部电影,目前仅完成四部,包括即将上映的《不赦之罪》和《恶人当道》。预算吃紧迫使制作方不得不降低成本,这进一步加剧了港片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即便是新科亚洲电影大奖影帝刘青云,也不得不主动降低片酬以求演出机会。古天乐坦言,即便降薪,演员仍难获得工作机会,这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刘德华等少数在内地市场持续走红的演员,为低迷的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希望之光。刘德华对内地市场的重视和精准把握,使其在年过六旬仍能保持稳定的作品输出和票房表现。
然而,大多数香港电影从业者并未如此幸运。由于开工不足,许多人被迫转行谋生。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特邀执委田启文透露,今年上半年香港开镜的电影不足十部,远低于行业需求。他指出了当前的两大难题:资金筹措困难与部分岗位加薪要求,这使得本已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郑中基主演的新片《阿龙》从原定的4月上映推迟至6月,这进一步凸显了港片面临的困境。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在内地获得优异票房表现的港片寥寥无几。业内人士认为,深入研究内地观众口味,或许是港片寻求突破的关键所在。
从黄金时代到如今的寒冬期,香港电影面临严峻挑战,突破困境、重振雄风成为行业当务之急。在全球化浪潮与本土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港片亟需创新求变,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这不仅关乎产业存续,更承载着香港文化传承的重任。
如何在坚守本土特色与开拓国际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当前港片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唯有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根本,方能开辟港片新纪元,再创辉煌。
今年你最期待的港片是哪一部?最喜爱的香港影星又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