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之西晋版的相煎何太急,司马炎和司马攸的兄弟纠葛

浅川旧时光 2024-12-30 17:40:25

齐献王攸愤怨发病,乞守先后陵。帝不许,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河南尹向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德望者少;齐王臣居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也。”帝不纳,雄愤恚而卒。攸疾转笃,帝犹催上道。攸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其无疾;辞出数日,呕血而薨。帝往临丧,攸子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诏即诛医,以冏为嗣。

初,帝爱攸甚笃,为荀勖、冯紞等所构,欲为身后之虑,故出之。及薨,帝哀恸不已。冯紞侍侧,曰:“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殒,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帝收泪而止。诏攸丧礼依安平献王故事。

——《资治通鉴·晋纪三·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四年(癸卯,公元二八三年)》

司马炎和弟弟司马攸之间的关系,和当年曹丕与弟弟曹植之间的关系比较类似,而两个弟弟的结局也几乎同样的悲惨。

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的次子,但却很得自己老爹的喜爱,以至于有段时间都有可能要取代哥哥司马炎,成为继承人了。

但司马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所以这种废长立幼的事情,才没有发生。可坐上位子的司马炎,始终把自己这个弟弟,当成眼中刺、肉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而当时的西晋大臣们,也纷纷选边站队,成为西晋开国之后,一个势力划分的标准线。

比如,当年和司马昭一起,谋杀了曹魏皇帝曹髦的贾充,一开始是把女儿嫁给了司马攸的。可能,就是领会了司马昭的心意,想攀个高枝。可后来司马攸没有如期成为继承人,在司马昭死后,贾充反倒因此成为司马炎要防备和打压的对象。

好在贾充是个机灵鬼,又和司马炎的皇后打得火热,成功地把女儿嫁给了司马炎的傻儿子、当时的太子司马衷,从过去被司马炎防备和打压的对象,转身为司马炎青睐的近臣。

而另一个大臣卫瓘,始终觉得司马炎的傻儿子不可靠,如果将来真的继承了皇位,西晋的江山有可能不保。一次,卫瓘参加司马炎召集的宴会,故意装醉,走到皇帝近前,抚摸着司马炎的龙椅,大声叫着“可惜啊!可惜啊!”司马炎知道卫瓘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可根本不予理会,而是对卫瓘说:你喝多了,别再叫了!

在司马炎选择太子妃的时候,贾充的女儿和卫瓘的女儿都是选项。可司马炎自己明明知道,卫瓘女儿漂亮、贤淑而能生育,贾充的女儿丑陋、嫉妒并且基因也不好,最终还是选择了贾充,也是因为卫瓘倾向于拥护司马攸在将来继承皇位,而贾充则彻彻底底地投靠了自己。

到了后来,司马炎一举统一了天下,而人也进入了迟暮之际,自己继承人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紧张了。为此,司马炎加速了对自己身后事情的布局,实际上就是要彻底拔除掉司马攸这个心中最大的隐患,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坐上皇位。

他先是觉得司马攸长期在京城,已经培养起了一支足以抗衡自己的力量,因此设计了封王必须回到封地的政策,想以此把司马攸排挤出京城,切断他同京城内势力的勾结。

此时,司马攸因为长期受到打压,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不想离开京城去外地受罪,就主动提出去给自己的母亲、已经死掉的太后去守陵。

可司马炎根本对司马攸的要求不予理睬,甚至还认为他这是在耍花样,是想假意守陵,赖着不离开京城,随时觊觎自己的皇位。

上面引用的《通鉴》原文,讲的就是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

司马炎真的是不讲兄弟情分,对于司马攸说自己身体不好,他却专门派御医确认。而这些御医都是司马炎的人,都对司马炎的心理心领神会,“希旨”断病。所有派出去的御医,回来后都说,司马攸没有病。

当时京城的地方官向雄,是个仗义执言的人。他看不得司马炎兄弟相残,就出于好心上了个奏折,大意是说,皇帝啊,您看看您的叔伯兄弟,哪一个能比得上你亲弟弟司马攸的才德呢?您把他留在身边,对您肯定非常有好处的,请您三思啊!

向雄完全是出于一个忠诚的臣子来规劝司马炎,可司马炎根本听不进去。尤其是向雄又夸赞了司马攸,这正是司马炎最忌讳的,怎么可能接受向雄的劝谏呢。

向雄也是义气中人,为此愤懑不已,竟然一病不起,送了性命。

司马攸这边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就提出亲自去面见皇帝哥哥,当面向皇帝求情,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司马攸是一个非常讲究外表和仪礼的人,所以即便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仍然穿戴整齐、仪容肃穆。结果,这反倒让司马炎更加怀疑自己的弟弟,是不是真的病了,就依然坚持不吐口,没有答应司马攸提出的请求。

不久,司马攸病发身亡,《通鉴》记载,是“呕血而薨”,极具惨状!

司马炎去吊唁,司马攸和贾充女儿的儿子司马囧,抱着皇帝伯伯的大腿痛哭。司马囧当然知道,正是自己皇帝伯伯的逼迫,害死了自己的老爹。可是,司马囧哪里敢指责皇帝伯伯呢?只能诉苦,说是那些御医,使得自己的父亲被误诊了,造成了父亲的惨死。司马炎也需要给自己找个替罪羊,立马下令,把自己派来给弟弟看病的御医都砍了脑袋,并且宣布,司马冏继承自己老爹的王位,也算是给自己大侄子一个交代。

《通鉴》写到这里,也不好完全让读的人觉得,司马攸的死,都是皇帝司马炎的错。毕竟,司马光的读者也是皇上,司马光也不想让自己的皇上觉得,自己不讲规则,敢于直言不讳地去批判皇上。所以,专门也给司马炎找了一个推卸责任的注脚。

首先,还是肯定司马炎是念兄弟情谊的,不是那么一个冷血的人。司马炎在司马攸刚死的时候,也是“哀恸不已”,也是有人情味的。

这个时候,奸臣就该出场了,替皇帝分担责任的人就来了。

冯紞看着皇帝哭的昏天暗地的,马上就说,陛下,齐王司马攸是个名不副实的人,他就是凭着花架子拉拢了一大帮子人跟着他。现在他死了,那是天下的福分啊!您不要这么过度哀伤啊!

司马炎很听劝,“收泪而止”。

这段文字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史家写作的高超技巧。

尤其对冯紞劝说司马炎话语的记述,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每个字,都用的恰如其分,内含玄机。比如,冯紞说司马攸是“自薨陨”,一个“自”字,谁读了都会细思极恐。那就是说,如果司马攸没有自己早死,也逃不过被诛杀的结局。而紧跟的一句“社稷之福”,更是阐明了,如果司马攸没有自己早死,可能就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局面。

冯紞的话,说的冷酷无情,表面上出自他的口中,可司马炎听了之后马上止住悲伤,实际上《通鉴》在这里就是要说明,这就是皇帝的心声。

史家在那个年代,肯定不可能将寡情薄幸的帝王写得太过真实,即便是公认的昏聩君主,也不能无限地写实。所以,很多时候,皇帝身边的佞臣,就需要出来担任这样的角色,把实际上是帝王的心理,借由他们的嘴脸来呈现了。

0 阅读:23